漫谈小说《钟鼓楼》:那些属于老北京的温情与厚重

读完《钟鼓楼》以后,似乎逐渐忘记了小说里揭示的种种问题。整本小说给我留下的印象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温和、厚重。

温和与厚重,似乎不如深刻和犀利,可这也是一种特点吧。

一、温和

《钟鼓楼》主要是写北京市民。作者刘心武曾说:“《钟鼓楼》不光是一幅精美鲜活的城市浮世绘,其中更加熠熠生辉的是老北京人的宽厚与温情。这是代代相传的人类文化遗产,无论经历什么样的矛盾争端,最终都在反复的分崩与和解中迈向更好的明天。”

我在看《人生海海》时总感觉精神紧绷,特别累,因为作者设置了很多悬念,而小说人物也经历了深重的苦难。但是看《钟鼓楼》时,有好几次我都以为人物要打一架了,可是他们却奇迹般地和好了。

例如路喜纯和卢宝桑,卢宝桑多次羞辱路喜纯,打扰他的工作,而且还当众把路喜纯父母在旧社会从事的低贱的工作说了出来。可路喜纯呢,他并没有和卢宝桑动手,而是跑出去默默地流泪。婚宴结束后,在大家都怀疑是卢宝桑偷了东西时,路喜纯还帮卢宝桑说话。

还有澹台智珠和李铠。澹台智珠是个颇有名气的京剧演员,而她的丈夫李铠却总因为小心眼扰乱她的工作,和她争吵。澹台智珠感念他昔日的恩情,一直包容他,踏踏实实地和他过日子。

最明显的是薛大娘和她的大儿媳孟昭英。薛大娘偏心,嘴上不饶人,不给大儿媳留面子。孟昭英百般隐忍,婆婆却当众责骂她。当孟昭英委屈不已时,突然看到了婆婆憔悴的模样,她放弃了争吵,与婆婆和解了。

像这样的一些例子,似乎让当下的我们很难理解。可对作者来说,这就是他心目中的老北京人。在作者的笔下,就连钟鼓楼,也似乎有了人的情感。一种温情贯穿在小说中,成为小说的底色

二、厚重

提起高密东北乡,人们会想起莫言。提起河南延津,人们会想到刘震云。作家往往对家乡有种深深的依恋,那里有他们的根和所有情感的源头。家乡对于作家来说,就像他们各自的一亩三分地一样。

刘心武热衷于写北京,他是四川成都人,但是他说自己是个老北京。他说:“我的生命,深深地嵌入了这座城市。可以说,我的生命籍贯,就是北京。我是北京人,而且是一个老北京。”

他在北京长大,之后也在北京工作。据他回忆:“从1950年到1960年,我从8岁到18岁,都住在北京东城钱粮胡同的一所大型四合院里。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如门口的石墩,门内的砖雕影壁,通往内院的垂花门,内院里的海棠树,以及通往附院的月洞门等等,我都不是从书本上知悉的,那就是我童年的生活空间。”

在小说里,他热衷于描写钟鼓楼、四合院和各种景点。他把他熟知的一切,热爱的一切,讲给读者们听。

我觉得他写起北京这些历史文化习俗之类的,要比描写人物更得心应手。银锭桥、什刹海、后海,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钟鼓楼的历史、计时方式,他认真地讲述着。关于北京的一些传说故事,如铸钟娘娘、豆汁姑娘等,他也津津乐道。

以上这些,都是当地人耳熟能详,可以随便唠的那种。我曾在短视频里看到一位北京大叔站在银锭桥畔,把周围的景点、历史文化介绍了个遍。

其实小说里比较珍贵的是,它记录了北京从近代到当代的各种文化习俗。比如婚嫁习俗,作者是通过描写薛家薛大娘、大儿媳孟昭英、二儿媳潘秀娅,这三位女性经历的3种婚嫁仪式来表现的。还有老北京的一些酒馆饭馆,作者都有详细的记述。

城市、建筑、家族,都在时间的流逝中保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就连一只钟表上,都留存着岁月的痕迹。历史文化习俗,和人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部小说具有了深厚的底蕴。

三、几首歌和文学作品的对比

1994年,有一首歌叫《钟鼓楼》。歌者在演唱时,说了一句:“今天的钟鼓楼跟以前的不一样。”他唱着:“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短片里,他站在废墟前,身后是倒塌的建筑。也许90年代的钟鼓楼附近,已经打破了刘心武笔下的温和与平静。

这几年,因为一首《鼓楼》,很多人去钟鼓楼打卡拍照。歌者是北京人,我却在他的歌里听出了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

在他的歌里,他是主角,而鼓楼只是一处景物。歌曲《钟鼓楼》里的烟火气、带着情感的景色,到了他的歌里,就只剩一种疏离感。周围喧嚣繁华,而他是一个过客。站在银锭桥能不能看见西山他并不关心,他沉默不语,深知自己平凡且孤单。

再回头看《钟鼓楼》小说,可能会觉得它已经过时了。其实它本就是属于过去,当我们追忆80年代甚至更早的北京时,可以翻开这本书。

每个人与北京的故事都是不同的,小说《钟鼓楼》其实只代表着作者刘心武的视角。《钟鼓楼》没有老舍的《骆驼祥子》深刻,刘心武写的是当代北京市民,而老舍笔下的祥子只是个旧社会里一无所有的车夫。刘震云《一地鸡毛》里的小林更像是想逃离浪浪山的小猪妖,在琐碎与虚无中,抓不住生命的稻草。

无论如何,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古老的钟鼓楼屹立着,见证着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变化。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新的故事永远在发生着……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233评论 6 49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5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83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1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1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70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5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0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7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6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9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6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