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的几年,或许因为性格沉静,或许因为圈子有限,一直在身边的朋友并不是特别多,到了大三,准备考研,圈子更是缩小,基本上进入了半封闭状态吧,每天都是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朋友因为工作,所以一起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少,貌似生活又回到了很久很久的以前,那个留着短短的头发,穿着干净的校服的年龄。那个时候,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从图书馆到宿舍,距离并不是很远。习惯了晚上踏着柔和的灯光,去水房提一壶热水回去,这个时候,习惯的动作就是戴着耳机,有时会放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有时候耳机并没有播放什么,戴上耳机,只是想让自己和周围有点距离,有个自己安全的空间,可以屏蔽掉周围充斥的许多信息。有时候晚自习后,会沿着操场走半圈,吹吹晚风,理理一天的思绪,一个人虽然孤单,但是不是有一句话吗,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有时会转的突然微笑,有时会转的突然想念某个人,有时又会突然感伤。一个人的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波涛汹涌。
有一天晚自习后,一起走出图书馆,当路过水房,我习惯性的去提水壶,他看到了走过来,硬是把水壶从我手里拉过去,很自然的提在了他的右手里,当时突然就懵了,本来就嘴拙的我,霎时石化掉。该怎么办,怎么办,我心里慌乱着,旁边他的同学——我的朋友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依然和平常一样,边走边聊考研的事情。大学四年里,身边的朋友不多,能成为死党的更是寥寥无几,我的这个朋友是其中一个吧。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把他当做男的,所以,他做什么,我都不会感到奇怪,可是,现在,他的同学,话不多,却爱温暖一笑,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牙齿的男生,在我觉得还不熟悉没怎么交流的情况下,帮我提了水壶,一直到宿舍楼下,临走前,又是淡淡一笑。接过水壶,冲回宿舍,心情再也平静不下来。怎么可以在这么一个特别的时刻,遇见一个这样一个人呢?
宿命吗?或许宿命吧。在不多的经历过的岁月里,总会有那么一个面带笑容的人,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一如幼儿园的他,小学时的他,中学的他。遇见就像是一种宿命,剪不断,理不清,冥冥之中,一切皆已有安排。
从小到大,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所以,在宿舍同学不在学校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为了避免尴尬,我都是等一起自习的几个人先去食堂几分钟后才去食堂,选择一个离他们不远不近的距离坐下。有一次,晚上从图书馆出来,他问“你为什么一个人去吃饭呢”,“我同学去工作了,考研时间也比较紧,所以一个人”我回答道。没想到到了第二天晚上走出图书馆的时候,他特别兴奋的说“真的哎!一个人去食堂吃饭可以省很多的时间,一个人真的挺好的!”。看他像孩子般天真兴奋的表情,纯净的不沾染一点杂质,明亮的双眸,一闪一闪的,仿佛小时候看到的夜空的星星。长大后,这种表情,这种眼神,常常被怀念,被忆起。
想起《那些年》里的故事,青春,虽然有时候某些事情像是徒劳,却在人的心里住得最久,挥之不去,或许多年以后我还会怀念这段青涩年华,怀念它的明净,一如你的笑容。
谨以此文(未完待续),作为毕业礼物,献给陪了我大学四年的她,曾经答应她,在毕业之前要写一部关于她的小说,可是由于才情,时间有限,一直未能完成。所以,以此文,纪念我们灿烂的傻傻的青春,相信我们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