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最后能不能成,刨除运气成分外,其实是受商业底层运作逻辑影响的,可惜我之前不懂,走了许多弯路,比如说投入很多精力去做一件事,结果收效甚微。今天我就扒拉扒拉这个商业底层运作逻辑,这套逻辑包含3个影响因素以及一套运作方式。
3个影响因素
我老板是个很牛逼的销售,她说她在确定一个业务是否要做,主要看3点:人是否靠谱,是否符合市场供需的客观规律,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利益。
1.人是否靠谱
所有的业务,其实到最后都是和人打交道。在商务合作中,要是合作伙伴人不靠谱,喜欢偷奸耍滑,即使合同签约了下来,最后拖欠货款,项目推进困难等屁事可能特别多,所以即使对方企业规模多大,预期能够获得很大利益,合作伙伴人不靠谱也不做
2.是否符合市场供需的客观规律
市场供需的客观规律,说白了就是你有需求且有能力支付,我有能力满足,那么我们双方就能够坐下来聊聊,实现合作共赢。但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一种情况,是用户没有需求,是“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强买强卖逻辑,当然这背后也存在利益输送的灰色交易。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用户有需求,但我没有能力满足,于是各种假大空的吹嘘,比如说庞氏骗局,趣步的跑步赚钱,这样的生意,也是不持久的
3.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利益
符合了市场供需的客观规律,代表着这件事事情可以做,但和我要去做是两回事。要是做这件事,让我亏钱去做,导致我自己都没法生存,那也是无法持久的事情。所以,影响我去做的主要几个因素:我能不能赚钱,我能不能形成竞争优势,我能不能承担起自身所希望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是这3个条件都满足了,那么我是要去做的。
运作逻辑
接下来我将深入描述需求和供给是如何协同合作,从而让一件事运转起来的!
1.需求侧
主要收3个力量影响,第一个是用户洞察及预判,即什么是用户的核心需求?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与用户需求有关的人物和因素是什么?哪些是关键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要是关键原因变化,会对用户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个是竞争洞察及预判,即当前用户满足需求的方式有哪些?满足的程度怎么样?有哪些主要的竞争者在提供服务?市场占有率怎么样?这些竞争者当前的业务规划是怎么样的?如果我调整策略,他们会做出什么应对措施?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预判,即这个需求,能够产生多少规模的市场,是1个亿还是100个亿?毕竟池塘没鱼,钓多少天都不会有鱼上钩。将来这个市场,会发生什么样子的改变?
2.供给侧
分为价值创造流程和基础设施。
价值创造流程指创造价值(如工厂通过机械设备把产品生产出来),沟通价值(如通过广告/促销等方式告诉用户我有这个产品,这个产品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价值),交付价值(如用户如何购买到这个产品),也就是我们是如何做这件事情的。
基础设施,也可以理解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的必备因素,包括核心资源,重要合作伙伴,企业文化等
3.需求和供给侧的结合点
必须是合作共赢,才能够让双方都持续推动下去。所以需要让需求侧获益,让供给侧满意的投资回报。
让需求侧获益,无外乎三个方向:产品的价格越低,质量越高,体验越好。但实现这3个点,需要企业投入成本并承担风险去做的,所以供给侧有权利并且也应当得到足够的投资回报,包括利润(受成本结构及收入结构影响),竞争优势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等
总的来说,一件事能不能做的成,是需要合作共赢的。
下次推文,我将拿几个企业案例来对上述框架进行使用,以便让其更好的落地,而不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