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 chǔ]
伧楚
一、伧人[ chen rén ]
⒈ 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的蔑称。
引《宋书·沉昙庆传》:“时殿中员外将军 裴景仁 助戌 彭城,本傖人,多悉戎荒事。”
《南史·褚彦回传》:“时傖人 常珍奇 与 薛安都 为逆,降叛非一。后又求降, 明帝 加以重位。”
⒉ 泛指村野之人。
引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苦芺》﹝集解﹞引 陶弘景 曰:“苦芺处处有之,傖人取茎生食之。”
林纾《与姚叔节书》:“傖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
二、楚人
南北朝史称所谓“楚”,与“项羽本纪”中的西楚部分相当,指与彭城(今徐州)为中心的地域。同时,还称淮南或江西、淮北徐允州之地亦为楚。南下的北人有文武之别,武人多为楚人。
三、“伧”往往与“楚”连称。如“伧楚壮士”“江西伧楚”“淮南楚子”
刘裕原籍为彭城丹徒,桓温桓玄为谯国龙亢,萧衍萧道成为晋陵武进人,《魏书》所谓龙亢楚、丹徒楚、武进楚,是对南朝境内北方人的贬称。北朝人诋毁南朝人,凡中原流徙南来的,北朝人俱以楚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