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
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完了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昆虫记》。
里面的每一篇故事都让人无比惊讶,比如第五章的〈萤火虫〉就是让我无比惊讶的一篇。
萤火虫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憨厚、柔弱的小昆虫,况且它那闪烁的“小灯”给我们的童年添加了许多的乐趣。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是一个残忍的肉食动物,且手段极其的“恶毒”,书中有一段描写萤火虫如何吃掉“俘虏”的话:“萤火虫先将蜗牛制造成非常稀薄的肉粥,然后再把蜗牛“喝”下去,就像苍蝇吃小的幼虫一样。”这段话读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读完这句话改变了萤火虫在我心目中的“娇小”、“可爱”的样子;
《昆虫记》里面第四章的〈松毛虫〉让人哭笑不得的。
作者拿松毛虫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作者用它们的丝替它们铺一条路,看看它们会不会依照着作者设计的路走,:“既然它们只会不假思索的跟着别人走,那么如果我把这路线设计成一个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圆,它们会不会在这条路上不停地打转呢?”
结果这“傻傻”的松毛虫在这个圆上面走了48个小时绕着圆圈走过的路程在四分之一公里以上!读到这里让人哭笑不得啊,松毛虫怎么会这么“傻”呢?当然最后松毛虫在一个夜晚,寒冷使它们离开了轨道,队伍才没了秩序。
昆虫记里还有很多让人“毛骨悚然”和有趣的昆虫。作者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物特有的眼光。
而作者本人法布尔也被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