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有六点脱节的地方
1.从「成功师兄」到「职场菜鸟」
2.从「理论派」到「实践家」
3.从「专业技能」到「社会技能」
4.从「随心交友」到「被迫奉承」
5.从「叔叔阿姨」到「哥哥姐姐」
6.从「群居」到「独处」
1.
从「成功师兄/师姐」到「职场菜鸟」
到了大四的时候,因为已经是学生中最老的了,走出去无论去哪里都是“师兄好”,参加很多聚会都会被邀发言,经常也会有师弟师妹询问我一些大学经验
渐渐的,我变得飘飘然了,慢慢的变得自大
毕业后,直接从学校「年龄最大」变成职场「资历最小」,从指挥别人工作到被别人指挥,从校园百事通到职场小懵懂。这种脱节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不断的调整自己,进而达到平衡
2.
从「理论派」到「实践家」
在大学,我们学习主要都是课本上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撰写人员提前撰写好的」,「就算我们学不会,那也没什么关系」
可是工作后会出现「更多的实际问题」,你懂原子弹的原理知道宇宙的起源,但是你不一定会修打印机。而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是「必须解决的」,不可能一句“不会”就放弃。
这个脱节情况我觉得是正常的,毕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未来会从事什么工作。我们在大学只能通过学习各种「大而杂」的知识,来了解各个行业。工作后,再去解决「小而细」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第一次遇到问题,问人,争取弄懂,然后用笔记下来,争取下次不要犯第二次就行
3.
从「专业技能」到「社会技能」
我记得我上班第一天,主任叫我泡茶,泡单从,然后我拿起来了四五瓶茶叶,最后还是问了周围的同事“单从是哪个?”然后茶叶放太多,被同事嫌弃了一天。
刚开始连打印机都不会用,纸要放哪里?怎样双面?怎样缩小?都完全不懂。然后默默记下打印机型号晚上回宿舍百度使用手册。
大学学的更多的是专业技能,但是工作中不只用到专业技能,用的更多的反而是社会技能,刚毕业的学生会对很多职场常识不了解,会制造很多笑话。
像这种类型的笑话,多看别人怎么做,多总结,多思考,自然而然会慢慢好起来
4
从「随心交友」到「被迫奉承」
学生时代,我们可以按着自己内心的想法交朋友,讨厌一个人可以完全搭理他,甚至连老师,我们都可以给脸色他看。
出来工作后,无论你多讨厌你的领导,你都要装成一副很爱戴他的模样。
社会有太多的年轻人出到社会后因不懂得调节这点,与同事相处不和谐,被领导“穿小鞋”。愤而不平只能辞职。
5
从「叔叔阿姨」到「哥哥姐姐」
读书年代,遇到比自己年长10岁以上的会叫叔叔阿姨,毕业后,遇到比自己年长30岁以下的都叫哥哥姐姐
我们从小到大交的朋友都是与自己年纪相当,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烦恼,共同的理想。突然之间,毕业后,遇到的同事,客户都是比自己年长许多,我们还没来得及去学习共同的话题。从学习,游戏,恋爱,篮球,理想突然之间转到股市,房价,婚姻,育儿,政治,养生。
这种话题上的转变是我认为最难接受,脱节最严重的。每当看到比自己大10岁以上的客户,我竟完全不知道与他们说什么,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可能过多几年,等自己经历了婚姻,房子,育儿后,才能很好的接近他们吧。
6
从「群居」到「独处」
我们上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宿舍住,一宿舍基本上4-6人,每天吃饭上课游戏都是抱团而行
工作之后,大部分人下班后都是独居或者回家住,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朋友也越来越少
这种脱节会让我们从「群居社会」直接转到「独处社会」,很多年轻人习惯了大学在宿舍聊天吹水的日子,刚毕业的时候就会很不习惯。这种脱节只能靠自己调节,别无他法。
如果你是大学生
务必关注这个公众号:毕业不等于失业
id:bybdysy
所有的疑问都会回复(如果没有回复,再发一次哈)
如果你有疑问,为什么不尝试询问小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