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袁凌写的书《青苔不会消失》,今天看到“汉水的祈祷”这个章节时,“虔诚仰头”,“面对乳汁的姿势”,对自然无私馈赠的感恩之心,还有“感到自己的手掌如此肮脏,很多道都洗不干净。”,对人类行为的深深自责愧疚,让我很是触动。
想起第一次我对自然的一种感恩之情,是小时候父亲很意味深长的让我记住我永远是农民的孩子时,我用手抓起一把晶莹剔透的大米。那时候,我竟有些热泪盈眶。是的,就是那么普普通通的大米,不知道你有没有真正去注意过它,它那光滑的表面,饱满的果实。当把你的手放进那大米里时,你有没有一种安心感,一种踏实感。
现在出生的孩子也许是最好的时代,也许也是最坏的时代。依旧记得舅舅家从前的门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我们孩子一起在下面洗澡嬉闹的场景。而如今再也看不见这条小溪了,早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堆满垃圾的臭水沟。现在的孩子虽然丰衣足食,却都困在如盒子般的水泥建筑里,少了太多本应属于他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社会发展的很快,已经进入到了5G的时代了。而进步的背后却是对大自然母亲最无情的伤害和践踏。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曾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本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非常好的讲话,但现在各个地方却只把重点放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而且把这作为开发旅游的重点口号。曾经参与过一个旅游项目,这个地方是国家级的公园,里面很大的范围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范围,从法规上来讲该区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甚至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而这个公园的领导总是要求我们在这种人都不能进的地方去做一些旅游的项目,殊不知旅游对自然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参与过的旅游项目,很少有领导能真正去挖掘大自然它本身的魅力,而只是去找一些能赚钱的项目来做,即便是水土不服,即便是全国开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面还有一句“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啊!
无法洄游的鱼群,再也不能南飞的候鸟,还有无数失去家园的动物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愈加悲凉。
这句“对不起”,在这位千疮百孔的母亲面前如此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