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再去广交会——在开放大潮中书写命运与共新篇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首期展会于2025年4月19日圆满闭幕,来自216个国家共14.8万的境外采购商、11304家参展企业云集珠江畔,共同构筑起全球产业链的“诺亚方舟”。商用机器人精准执刀骨科手术的科技奇迹、零嵌冰箱与双驱洗衣机的低碳智能,在52万平方米的"先进制造"展区诠释了中国智造的新高度。美国采购商菲利普·理查德森接受采访时说,从图纸到样品72小时的响应速度,中国工厂总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以创新火种为灯,以品质承诺为帆,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商海中破浪前行。浙江阿波罗公司全地形越野摩托车频频斩获欧美订单,元化智能的手术机器人能将误差控制在0.5毫米,中国制造不断从“追赶者”蜕变为“领跑者”。这种蜕变源于如菲利普合作工厂里30名工程师的执着,源于声学实验室里千万次调试的匠心,更源于中国企业将ISO标准刻入基因的质量追求。广交会展位上72小时响应的音响设备是中国速度与品质的完美融合,更间接重塑着全球供应链的价值标准。

  以开放胸襟为先,以命运与共为本,中国方案为阴云密布的国际贸易注入确定性阳光。马来西亚“广二代”丁扬岗30年不变的广交情缘,即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深化的时代缩影。老丁父亲那辈“老广交会成员”已有了“不敢再接单”的甜蜜烦恼,到如今汽车香薰产品在东南亚火爆热销,3万家参展企业与20万采购商的背后是发展中国家携手前进的信心。土耳其集成房屋与印尼五金工具展开着跨海对话,埃及燃气灶同德国工业设计碰撞出灵感火花,广交会成为了文明互鉴、产业共融的万花筒,它超越了地理局限,更是对单边主义最有力的回应。

  以改革春风为号,以双循环格局为谱,中国正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行曲。外贸优品对接会6.8亿元意向成交额的背后,是“24小时直通车”绿色通道的制度创新。京东京喜打通中小厂商物流堵点,景德镇陶瓷借直播风口破圈出海,每加固一次广交会的产销桥梁,都为我国双循环格局注入了新动能。看到“世界工厂”与“中国市场”无缝对接的高效,马来西亚采购商发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的感慨。

  珠江潮涌,八方风来。作为观察中国产业升级的显微镜、洞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角镜,广交会已走过近70年风雨。如今,我们能看到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着创新传奇,不同肤色的手掌相握缔结着共赢盟约;我们能听到137届广交会的商旗猎猎作响、14.8万采购商的匆匆步履,更是文明古国以开放胸襟拥抱世界的发展强音。走,一起再去广交会,在这场永不落幕的全球嘉年华中,携手共赴属于发展者的时代征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