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今天的朋友圈,开学的话题霸屏了,由此可见很多人的兴奋点今天都转移到了孩子们的身上。
刚刚浏览了一下姜堰各学校的校园快递,全区有2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上传了组织开学典礼、第一次升旗仪式的报道,真可谓是精彩纷呈。我估计,今天这个特别日子,每所学校的升旗仪式都会与迎新主题有关。有些学校没有上传相关信息,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活动过于平淡,拿不出手罢了。
将校园快递上的报道浏览过一遍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迎新课程的创设上,校长们的“用心”程度差异较大。有的倾全校之力,站在孩子的立场,让这门仪式课程成为学生一生的记忆;有的只是套用常规思维,用成人的视角,集中全校师生做一次集体训话。
从各学校的报道中,我以为以下几所学校的迎新课程可圈可点:
实验小学城南校区:这是个向来“不安分”的地方,他们的迎新课程以“带着梦想一起飞”为主题,让新入学的孩子们先佩戴上一朵小红花,然后和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折叠梦想小飞机,汇聚到“儿童号”飞机图案上,童趣十足,创意无限。
实验小学罗塘校区:精心谋划了"击响鼓、明心智"迎新仪式,隆隆的鼓声为新学期的到来增添了新的气象。
二实小康华校区:“大手牵小手”的走秀仪式,让刚刚走进校园的孩子们体验了一把当明星的感觉。孩子们用满脸的笑容告诉世界,上学真好。
东桥集团东板桥校区:迎新的场面真的好豪华,那么多的号鼓队员为跨入校园的学弟学妹们奏乐欢迎;古银杏树下,精心布置了心愿墙,让孩子们许一个愿,结一段缘。
东桥集团的巴黎城校区:迎新仪式颇有传统范儿,朱砂启智,击鼓明智,启蒙描红,感恩鞠躬等一系列传统入学步骤逐项进行,孩子们在一个个活动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
城西实验学校:以一列即将启程的列车为创意,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即将去远行的感受,体现了城西独特的文化视角。
难能可贵的是,今年的迎新课程不仅仅是城区学校的独创,一些农村学校也紧跟其上,创造条件烹制迎新课程大餐。马庄小学的“朱砂启智”仪式,与巴黎城极为相似;桥头小学、大伦小学的“走红地毯”仪式,也不失神圣与庄重。
也许,有人认为开学太忙了,哪有时间来折腾这些花花绿绿的事情,把学生、教师按部就班圈进教室里把课上起来就已经不容易了。其实,千忙万忙,最该忙的是学生成长。能不能以“孩子在乎”的方式,做好迎新课程,考量的是管理者的办学品位。
陈宝生部长说,基础教育已经完成了”立梁架柱“,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这其实是在提醒着校长们,学校品质提升的新时代已经到了。你不提升品质,老百姓就会“用脚投票”的方式,告诉你没有品质后果有多严重。
迎新课程也许不一定能够带来分数,但能够带来学生一生美好的回忆。新教育认为,仪式、节日和庆典往往是这样一种时刻,它通过包孕性强、极富意味的、有象征意义的程序和形式,使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伟大的事物能够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仪式、节日、庆典作用于我们的心灵,它唤起我们内心的神圣感,使我们的生命能够经常与伟大事物交汇在一起,从而形成长久的动力。
生命不可复制,生命不可怠慢。今天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把孩子迎进校园,明天孩子就会带着你所给予的养分生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