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出头,刚从校园踏入社会时候,急于大展拳脚展现自我的时候,敢于谈论梦想而不怕被嘲笑的时候。
虽然我们没有后浪那样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此时确实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多选择机会的时候。
因为我们年轻,什么梦想都可以有。
但是,那些充满梦想的年轻人,许多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物质的泥潭,满身泥泞、步履艰难。
很多时候其实打败我们的并不是现实,而且我们的选择,我们在成长的同时变的世故。
我们不断的在告诫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却在无形之中为自己戴上了一层又一层枷锁。
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去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去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断舍离》就是这么一本通过舍弃外在的枷锁,由此改善内心的环境,达到内外焕然一新的整理之书。
其内核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费洛姆的著作《占有还是存在》表达的不以占有的多少去体现个人的价值,而是以重视存在,创造性的运用人的力量的思想。
《断舍离》作为一本整理之书思想的表达是不够全面的,但是奉行这样的生活准则无异是对我们有好处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都被消费主义洗脑了。
我们一直所追寻的自由变成了通过消费获取的自由,而不在是关注自身的价值。
这样的自由真的是自由嘛?
最近正好在读《1984》,对"自由即奴役"这句话在这里有不一样的理解,人们努力去追寻的消费自由,不也同时在奴役着我们。
《断舍离》断的是物欲,舍的是无用之物,离的是对物的执念,从而获得更大程度的身心自由。
01
对于物与金钱
脱离"物质轴",转向"空间轴"、"时间轴"、"自我轴"。
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向"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判断方式转变。
摆脱多买多划算多划算的想法,告别越穷越囤,越囤越穷的循环。
首先考虑的是住房的储物空间,保持一个舒心的居住环境。
在考虑放下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想着囤着以后可能会用的上,或以便宜好看购买不必要的东西。
舍弃一些堆积的还能用,但是已经用不到的东西。
就像我们衣柜里塞满的那些还能穿却已经不会在拿出来穿的衣物,却占用了柜子的大部分空间。
舍掉零钱包和冲动型消费,比起更清晰透明且会加以考量的大额支出,那些不自觉的小额支出反而更加可怕。
对此我个人的解决办法就是记手账,让支出更加透明化,以衡量那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并加以控制。
屏蔽商家们狂轰滥炸的洗脑,什么不买就亏了都是假的,不买立减百分百,永远以"需要、适合、舒心"为考量。
当然不是什么都不能买,我们要的不是节约,而且选择,比起一味的节约,以需求为出发的选择显然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心。
02
对于工作与生活
舍掉一切都亲力亲为的的想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于分散反而可能什么都做不好,集中精力在擅长的地方。
舍掉一心多用,先做好眼前事,再想之后做什么。
舍掉过度自信,高估自己反而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
舍掉对多数意见的服从,从自我出发,保持自己的判断能力。
舍掉拖延的想法,消极和恐惧是理论当然的,很多事只有做了才知道。
舍掉平衡一切的想法,不要期望成为一个全能的人,而是找到自己专注的领域。
舍掉熬夜和低质量的睡眠,创造更好的睡眠环境,提前放下手机闭目养神,让自己更好的入睡。
舍掉为了学习而学习,让人心情沉重的学习效率是极低的。
通过外在的改变,让内心得到清洗,生活的更加舒心。
...
阅读不只是为了成长,更多时候是为了活得舒心。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旺福福福
长按关注,积攒福气。
关注回复“旺福”,获取电子图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