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菜店的姐姐,是个好脾气的女人。
昨天下班去姐姐店里买东西,进门她就问:“晚上吃豆腐不?”
买好了水果,我笑着道谢:“不了,晚上不做饭。”
姐姐不光问我,进店里买东西的每一位顾客,她都挨个问了一遍“吃不吃豆腐”?
原来是想送给大家。
“刚才一个小男孩儿,
把半板豆腐砍了个乱七八糟,
他妈看了不管,我也不好说啥。”
姐姐说,小男孩儿特别调皮,每次跟妈妈来店里,都会把原本拥挤不堪的小店给掀个底朝天。
货架上的东西扒拉到地下,菜也跟着遭殃,看到啥拽啥:“店里这么多顾客,刚才他拿刀砍豆腐,我要说了当妈的脸上挂不住,她自己又跟没事儿人一样,一声不吭,急的我窝心。”
小男孩儿妈妈买了几头大蒜,一把青菜,姐姐赔了半板豆腐,其它被捣乱的地方,没算在内。
几位好心的顾客,帮忙买了几块不是特别碎的豆腐,姐姐想把剩下的送人:“我说不要钱人家非要给,小区的好人真多,这些扔了也可惜,就是碎,还能吃。”
这位姐姐在小区开店六七年,生意特别好,不过偶尔也会碰到不讲道理的,赖账的,狗眼看人骄横跋扈的。
遇到这种不可理喻的人,姐姐也气的要命,会跟其它聊得来的顾客报怨两句。
我问姐姐:“干嘛要忍着呢?当时就立马制止孩子啊,你不说,人家不觉得自己孩子有啥错,这个当妈的显然不懂规矩,你得教她做人。”
姐姐很为难的样子:“开门做生意,哪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啥人都有,咱不得啥脸都看嘛,我可不敢教她做人。”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或一对)熊家长。
家长有教养,孩子也熊不到哪儿去。
孩子在小的时候,基本都会经历是非不分的阶段,那是家长对其实施家教的黄金期。
老妈家邻居,一个泼辣女子,大大咧咧的性格,整天咋咋呼呼说话嘴上没把门的,张口闭口“脏乱差”(国骂你懂的)。
女子长的真不赖,个头身材也达标,她却在相亲路上走了十几载之后,最终成了剩斗士。
这位女子后来嫁了一丧偶男,对方大她十多岁,女儿比她小不了多少,“母女”俩前后脚生的孩子。
有了儿子,因找对象颇为不顺,曾被熟人说了不少风凉话的女子,立马觉得自己身价百倍,整天对丈夫大呼小叫骂来骂去,跟对方女儿处得也不好。
孩子学会说话,每天听妈妈家里家外各种“国骂”,语言水平那是“突飞猛进”,时不时冒句脏话。
有次女子抱着儿子在楼下乘凉,过来一位熟人,对方礼貌性地摸摸孩子脸蛋儿,笑着招呼“越长越像爸爸”。
那孩子当时的反应,惊呆了这位熟人和来来去去的行人,他一口唾沫喷向对方的脸,张口来了句“妈bi”,熟练程度一看就不是“新手”。
看着孩子妈,熟人等她回应,人家跟没事儿人一样,丝毫不觉得自己儿子做了错事儿:“哈哈,没事没事儿,他不知道自己说的啥,跟我学的顺口了。”
熟人尴尬至极,抹抹脸摇摇头赶紧离开了。
后来,这事儿在周围传开,没有人再去逗女子的孩子。
人家逗你家孩子是给你脸,你教出不懂规矩的孩子,丢的可是你的人。
如果这位母亲懂道理,有教养,当时制止并惩罚了做错事的孩子,他后来绝对不会再有类似的举动,不会随便说过分的话,不会张嘴就对人开骂。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所以,被熊孩子骚扰了,我们完全不必顾及Ta父母的面子,该说就说,想阻止就阻止。
你不说,孩子和Ta父母都不会意识到错。
你不说,他们会认为你对无理言行能欣然接受。
你不说,他们的劣行永远也不会改掉。
所以,你不必顾虑说了孩子大人会没面子。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熊孩子给爹妈丢的。
领着不懂规矩的孩子毫无顾忌地影响他人,已经是很没面子的事儿了。
帮熊家长教育熊孩子,是一种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