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完整体系,学校教育紧紧是其中一环。
道:理念
法:策略
术:技术
器:工具
一、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why)
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有些孩子,虽然一直在吃抗抑郁药,但他可以带着症状生活,考大学,考研究生。
有一些,没有抑郁症,但就是感觉很丧,空心人,没有目标方向——易感人群
为什么以前的孩子都没事?
1.人类的困惑:石器时代的大脑——21世纪的大脑
2.经济发展下当代人类的困惑(过去的生活是规律的,而现在的生活有太多不确定性。大脑对不确定性本身就会产生警觉。迅速的经济发展没有给大脑充足的适应时间)
3.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很多压力都转嫁到孩子身上)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
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成长发展的压力。
青少年发展特点的需要
发现:老年、少年从消极信息中学习的能力都不强。忠言逆耳利于行,知耻而后勇,只适合于中年人。少念叨,念叨不会起作用。
例子:设计主题 改善自卑——提高自信 后者更利于被青少年接受。
脑科学研究发现,青春期孩子的杏仁核已成熟(情绪体验),但大脑前额叶(情绪调节)需要到25岁才发育成熟。青春期孩子脾气大,是有生理原因的。
二、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理念(what)
1.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初中以上的才说“心理问题”,以下的只说“行为问题”
没有任何不高兴情绪的人,只有到精神病院才能找到。
问题的出现,提供一个个人发展的机会,不要回避问题。
粗心,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低年级小学生视觉扫描能力发育能力不足,训练点读)(运算能力要不足,加强运算训练)
问题,是一种成长的资源。正如阳过的人比没阳过的,更有信心面对病毒。
人的积极品质
研究发现了与六种美德相对应的24种力量:
(1)智慧与知识:好奇心、爱学习、判断、灵活性或独创性、社会智力、观察
(2)勇气:英勇、坚韧性、正直;
(3)人性和爱:仁慈、爱;
(4)正义包括:公民的职责和权力、公平、领导能力;
(5)节制包括:自控、审慎、谦卑;
(6)超越包括:美的欣赏、感谢的心情、希望、灵性、宽恕、幽默、风趣。
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就是由以上6种人类核心品质组成。但是这些概念都比较抽象,测量起来较困难,为此,人们开始转向研究实现这些美德的途径。比如,节制能通过自律、谦虚、谨慎等来达到;人性可通过仁爱、爱与被爱的能力、同情等属于“力量”的概念来获得。因此,“力量”是培养人类积极品质的途径。
积极情绪也要避免可能的消极结果。追求积极情绪不代表不允许消极情绪。追求单一的绝对积极,会妨碍人的心理成长。
方法上从感知为主变为体验为主
例如,同样是举例子,举身边的,跟学生相关的例子更为生动
心理健康课一定要让学生练习怎么做。心理的成长,不是靠想,是要靠行动。
体验的例子:三件好事情、感恩活动
体验会激发大脑产生快乐激素。抑郁症吃药,就是为了调节激素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的途径
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课外活动、学科渗透、知识普及、心理环境、家庭和社会心理环境。
听课思考:学科教学中,有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比如仁爱英语,有许多这方面素材,如情绪、主动交往、积极参与活动、体育锻炼、做到(提高生存技能)等等。
三、如何实施(how)
不求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就没时间体验。
要布置行动作业。
保护的太好,没有锻炼自主性的机会。
寻找例外,就是问题的突破口
小的改变,也是改变,不要期待一下子就养成新习惯。给他一个相对简单的容易操作的任务。
教无定法,教育需要多线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