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你女儿30岁还不结婚,丢不丢人!”杭州爸爸被单位同事骂,女儿去理论气到住院.......的新闻映入眼帘,近年,这类关于大龄未婚女的文章、评论很多,长期以来,这类人大多被冠以“剩女”的称呼。随着这类人口的增多,俨然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此,有理解、包容的。也有批判、指责的。
如开始提到的新闻:爸爸被单位同事骂“你女儿30岁还不结婚,丢不丢人!”父亲差点气倒,女儿过去后和对方理论,发生争吵。女方这边气不过,找骂人这方理论,要求道歉,对方态度强硬,认为自己没说错,不肯道歉,结果双方情绪激动,互相推搡之后,导致女孩过度痛气症,当场瘫倒。
谁对谁错,各有论断。有人认为为此去和人吵架,女孩实属没必要,谁人背后无人议,谁人背后不议他人,管不了别人的嘴,只能管好自己的心态,走自己该走的路。还有人认为,各人有各自选择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对?非议别人的生活,何必出口伤人,应该管好自己的嘴。
大龄未婚,谁的责任?
很多人会归结在当事人身上。觉得挑剔,人这么多,难道就找不到一个?二被认为是怪胎,思想有问题,不正常。有违传统观念和大多数人的想法,离经叛道。更有甚者,会归结在父母身上,认为父母没有尽责,没管好子女。
一个未结婚的问题,不仅伤到自己还累及家人。
论个人,大多数人对生活充满美好期盼,包括爱情、婚姻等等,关于一切美好的事物。茫茫人海,所有的相遇都存在概率,有限的范围里,相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要遇到自己的挚爱,还是讲求运气和缘分的,不是所有人都会遇见那个适合步入婚姻的人。有的人很幸运,早早遇见了,有的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也许很晚才能遇见,也许会一直遇不上,被动单身。
还有的主动选择不婚,有喜欢的事业、有可爱的朋友、有自己爱的人,也有爱自己的人,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活丰富多彩,过得有滋有味,乐得逍遥自在。生活本质没变,结不结婚只是一种形式,哪天看重这个形式了,就去领张纸。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最好的安排。
个人选择,难以评判对谁。何必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固化思维模式去苛责别人的对错,不能理解,也不代表你是正确的。个人会为个人的选择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至于结果怎么样,不是你该操心的事。
世界越来越多样化,人的思想也会越来越开明,兼容并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多点理解和宽容,少点苛责,各过各的生活,你只管过好自己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