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周二
麻烦?不麻烦!
*手边有件事一时搞不定,想了想,有个朋友之前做过,应该很熟悉相关流程,估计能够给我提供建议或解决方案。于是,拿起电话打过去,开门见山的说明情况,请求帮助。
朋友是个爽快人,热情的应承下来,一天内就给我发来要用的资料,引荐相关的人,提出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估计要我摸索着好几天也不知能摸着门道不的事,在朋友的帮助下,两天就办的差不多了。我一个劲儿的给朋友说“麻烦你了,给你添麻烦了”,朋友回应着“不麻烦,不麻烦,别客气。”她真诚欢快的语气里真的没听出一丝不耐烦。
*这几天和朋友互动的比较多,除了请她帮助外,也聊聊其它。朋友说起她近来的烦心事,她说,就是因为心烦乱,这一段脾气也急,烦心的事没有解决不说,还和家人同事有大大小小的情绪冲突,生活工作有点乱糟糟哦。
我安慰几句,“谁家都这样,不是这有问题,就是那出状况。生活如大海,潮起潮落,时不时还翻腾着浪花。”她说,“是呀,知道是知道,可一有问题状况,就忍不住心慌意乱。越乱,脾气越冲动,越解决不了事。”
“可不是吗,我也有这感觉。”我附和道。
想一想还真是,很多时候,就因为我急着摆脱那种慌乱的迷茫的焦虑的不安的感觉,于是在慌乱中冲动的做出决定,看不到事情的全貌也想不周全,结果反倒是把事情或是关系越弄越糟。
怪不得老师常说:越是在迷茫,慌乱不知所措时,越不要急着逃避,先暂停一下,给自己一个空间,一份对自己的倾听,或是找个合适的人倾诉一番。让自己勇敢的面对这份迷茫,慌乱,不安,不急于摆脱,不急于决定,不急于非要做些什么。
*朋友的烦心事,我帮不上忙,可是我突然想到,我们俩共同的一个朋友,好像有这方面的资源。我说,“你找××问问呗?说不定她能搭把手。”
“那怎么好意思?我平时又没帮过人家什么忙,怎么好开口?尽给人家找麻烦。算了,算了,我不爱麻烦别人。”
“你问问又不打紧,人家能帮的更好,或是给点建议,指个方向也行,总比咱们自己毫无头绪的强。就算人家也不知道,不能帮,那也没什么。我们就是打打电话张张嘴么。”
再说,是给人家添麻烦了,可我们记得人家的好。有时候,麻烦麻烦,也是一种联系互动哦。
*和朋友聊完天,我想起了之前的我。以前我爱面子,有点啥事,不敢也不愿找人求助,一是觉得自己没本事,给别人提供不了什么,开口求人人家也不会帮的;二是还怕别人知道我的无能,觉得麻烦别人就低人一等。
后来,我慢慢想开了,这世上谁也不是万能的,谁也不能孤撑着。人求人,人帮人,本就是常态。于是,也逐渐尝试着抛开“虚伪”的面子,尝试着麻烦别人。
*那天,看到小打卡上有关于“求助力”的话题,细细读来,颇有感觉。
不敢求助是觉得这样是在给别人“添麻烦”,其实本质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关系没有信心,对自己值得被爱没有信心。自己又表现的很坚强,一切安好,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脆弱。当我们对自己值得被爱没有信心时,要么就压根儿不敢求助,靠自己苦苦支撑苦苦煎熬,也不愿意去求助。要么熬到极限又带着愤怒和责备去索取帮助。
其实一个没有求助力的人即使再聪明能干也会疲惫不堪,自然常常会觉得很多事情都压在自己身上,孤单又无力,身心俱疲,时间精力被不断的侵占或消耗。
而“求助力”,就是敢于直面自己的脆弱和某些无能,敢于向他人求助或寻找资源帮助,也愿意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求助求助,本来就有得到帮助和没有得到帮助两种结果。得到了帮助,就心怀感谢;没有得到帮助,也不怨怼,理解别人的难处和理由,而不是认为自己没价值不值得,或是别人故意推脱。
其实,当我们锻炼自己具有求助力的时候,也在锻炼我们的承受力,及与人的链接力。
我们获得过别人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去看到美好,去看到我们享受着很多人为我们的付出。看到了这些,我们就越来越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慈悲和敬畏,就更懂了如何给他人带来温暖与帮助。
*麻烦你了,给你添麻烦了。
别客气,不麻烦!
有时候,麻烦别人,被别人麻烦,也是一种互动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