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曾有过一段灾难性时期,飞行员经常在降落时拉动机轮控制杆把机轮收起来造成事故,无论怎么层层筛选精英都没有用,最后一位心理专家在驾驶舱内找到了原因,降落控制杆和机轮控制杆很近而且很像,最后军方改良了设计,这种事情就再没有发生。在一些社会福利项目(主要是扶贫)中,工作人员常常被穷人的一些行为困扰,比如不带简历甚至根本不制作简历,无论你怎么强调。为什么不能像改良驾驶舱一样对项目本身进行优化,以适应他们的这些行为,把项目设计的更能容忍失误呢?
从稀缺心态的角度,我们知道这样的失误无法避免。人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前瞻性记忆”,也就是我们计划自己要记住的事,另一种是“陈述性记忆”。一般来说,陈述性记忆很难忘记,比如你的学校名。而对于前瞻性记忆而言,当带宽负担很重,没有余闲时,是很容易遗忘的,比如带简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的是带宽,所以最好的扶贫项目应当是最节省带宽(这样才不会忘)甚至是帮助他们重构带宽。
贫困是所有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强如美国也有大量贫困人口,各国都有自己的政策。扶贫一定不是一个简答的钱的问题,欧美的高福利造成了人的懒惰,大多数人认同的教育手段也往往收效甚微,也许从“稀缺”的角度可以探索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