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重看第三章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同时也非常抗拒,书中内容引起我不少共鸣,直击我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最大困扰:走着走着就忘记初心,或者说因为妄想不敢面对自己的初心。
今天继续重读这一章,对比自己前天的输出做一下复盘。
001自己时间和家人时间分开考虑是我焦躁的根源。
和老公,孩子在一起时,即使是简单家务,也因为心态、目标、参与人不同而在熟悉任务中出现小意外,表面看来不值一提,实际上会让我在独处时间内走神,不知不觉间浪费时间而陷入烦躁。
走神尽管难避免,那就把想法转移到纸上,逐步减少导致焦虑的因素。流程记录中加入家人参与,尽力做到不管家人(熊孩子)做什么,自己都能淡定,淡定,淡定。
002三分法做预习流程记录总结复盘不让记录闹心。
固定的纸笔做记录习惯已养成,但每次翻开笔记本,总会觉得不满意,归类整理没做好,打开本子会因为找内容先走神几分钟,显然是方法不对。
睡前先取空白页放最前面,把练字排上日程,暂时用一页三分法做记录,多多学习笔记方法,逐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书写习惯。切记,一段时间内只改善一个点,形成身体本能才继续下一个。
003只需花时间精力记录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人事物。
最容易回忆起来的一定是让自己有所顿悟的人或者事,那些曾经以为刻骨铭心的事反而寥寥数语就能总结完毕,更重要的是会忘记。
经历过的人或事,只要对当下的自己还有影响的,就花时间精力去做记录做复盘,很多资人在无解的事情,只是自己没有理顺当下,先理清自己,察觉自己存在问题的卡点,有针对性的向牛人请教,才会直接突破,否则哪怕得到牛人耗费巨资得出的最高效的方法,也会因为自身局限白白浪费掉,知道有用却做不到,最消耗心力,也最容易引发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