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间半小时放下手机里的无意义信息写一写小段落竟然成为了一种习惯。最近几天的运气有些不错,阅读量增加了,还是挺开心的。本想查看一下到现在为止日更已经坚持多少天了,没想到在活动页面看到了“高考作文征文大赛”。
时间是真的快呀,2013年的高考竟然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我也在时间里成为过去看着我们高考作文的那一批“前辈”们。
那一年,高考作文是取自老子《道德经》一句:上善若水任方圆。
多诗意啊,我看着作文题直笑。老子和孟子是我人生哲学的启蒙导师,多少人读老子只看到了个“无为而治”的消极,出世入世的洒脱。但我一直觉得他的所言所语皆是入世的智慧。
无为,是有条件的无为。而治,是有条件的而治。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概括化,独留四字,回味悠长。
我记得考完后的同学聊起这篇作文时透露,他们大都写的:社会是规则的社会,没有规矩也将不成方圆。我和他们写得不一样,一时间倍感忧愁,唯恐偏题和立错意。
我写的是,水是世间生命的开始、是干净的源头、是灵动的透彻。它可以自成圆也可以自成方,我愿做那上善的若水,保持纯净的灵魂,自成一格。
选择成为那捧水,不是单纯的圆滑处世。而是明白自己所处世界的规则、适应这个规则、在能力之余完善这个规则。因为社会是需要秩序的,而这个秩序需要有智慧的人来守护。
选择成为那捧水,不是无原则的改变自身。而是选择用更利己和利他的方式调节社会与社会、集体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水本来的清澈透亮可以洗涤自己也能够带走污染。
所以,不做方,不做圆,偏偏做那一捧清泉。柔软又透彻,干净又敞亮,天地规则任我方圆。
不要给自己设限,我们终究可以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从来没有哪一次作文像这一篇一样让我灵感迸发、洋洋洒洒。后来公布成绩语文总分比平时高出了很多,我想应该是作文帮助了我,我赢了。
其实每一年的高考作文无非都是一个核心——自我内心剖析。写的是文章,考的是心性,就如今年的全国|卷: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就春秋霸业,“管鲍之交”亦成为史中佳话。
主角有三:
齐桓公——为君,用人不疑,臣子谏言能够认真思考采纳,不纯粹靠自己主观臆断,民主之心窥可得见。为人,慷慨大度,有容人之雅量,管仲为对手“军师”并进行生死夺权之争,如此还能摒弃前嫌重用此人,可见大义满怀。
管仲——在其位谋其政,辅佐公子纠时全心全意,辅佐齐桓公时一心一意,是为忠、义。夺权之争,能者任之,此时不愚忠,是为不忘初心。才华满腹不自负、不虚荣,是为心性坚韧。
鲍叔牙——举贤能者还能甘居其下最是让人钦佩。都说人性经不起考验,贪、痴、嗔、嫉、恨均产生于人的内心,克服心中的这些“恶”最是不容易,但鲍叔牙的谦虚自明、深明大义还是为后世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如果要我写我定当写鲍叔牙。我无宏大抱负亦无多少野心,我只愿山河无恙、家国安康。他就像我说的水,随性自然却也不忘理想信念,不拘泥世俗眼光另辟蹊径为国为家。尊重对手承认对手,欣赏他人闪光点不锱铢必较。如此格局、如此眼界、如此大局观,此等风度堪当君子。
愿你我心性纯良,干净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