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张翔老师讲解的题目是:把握未来。
老师让我们把未来5年,自己在事业、家庭、健康、亲情、财富等在乎的领域的不确定程度打分。很确定为0分,不确定为10分,分值越高对未来越不确定。我在各个领域的不确定程度为1分,我觉得我对未来还是很充满希望的。
老师说,每个人在都在全力以赴的做,但有的人高效,有的人低效,这是因为他们在做事时是否流失能量。比如,有的人在做事时,总是被过去的悔恨牵绊,对未来的恐惧、担心、焦虑流失能量,做不到身心合一的做当下的事,那么做事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如果能够把悔恨、恐惧、担心的负能量拿掉,就最能活在当下,拿到最大效果。
悔恨过去是抑郁,担心未来是焦虑。这些都是由于自己太苛求完美造成的,苛求完美的原因是由于自卑,不自信,深层次是安全感不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关系,尊重他人,多做,多做到,提高自己的自尊自信。做的动力来源是要找到价值,价值需要产生动机。
老师说,激动力量=期望值✘效价
期望值是对目标的把握程度,我感觉就是自信,对未来的期望。效价就是价值。也就是说自信,有相应的期望,又满足自己的价值,就特别容易激发自身力量,达到高效。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交换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霍斯曼提出的5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就体现了这些基本观点。
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该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剥夺-满足命题,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预期或超过预期的奖赏,而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会高兴而采取赞同行为。
我感觉张翔老师今天讲课的观点就是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我们找到自己在乎的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精力等,我们不断学习体验到成功,感受到有价值,确立期望目标,我们的动力就越足,做事越高效,越容易达成有效的人生。
我这几年把很多的时间、精力、财力投入到学习上,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了我的格局,我更加关注到人,如何让人感受到满足,有动力,自觉自愿的行动。当我在不断成长时,我的家庭关系、和同事的关系、和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好,我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做事时消耗自己的负能量少,也就能全身心的做当下的事情,感受到越来越满足。
今后,我的时间、钱财、精力、焦点要多投放在自己的健康,成长,工作,学习,支持他人,接触大能量的人,多与他人发生沟通链接,重视家庭,多与亲人链接,多做多体验上,继续丰富自己的头脑,活出更加有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