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起
今天聊聊“微商”这种商业模式。近期被查税罚到破产的名单上又增一员号称“微商教父”的龚文祥。说起这位大多数人陌生,他出过4本和微商相关的书,创办了微商培训交流的“触电会”。曾高调炫富,自称每月零花钱600万,两天买深圳两套豪宅。
对,就是这么一位,同期还有一些其他的前排拓荒者,随着微信的崛起红利野蛮生长起来了。这里给一个链接,有兴趣可以辩证的了解一下这个人过去和现在,在此不赘述。今天只是以此事为契机,写一写对微商的一些思考,对上述事件的相关人物不做任何定性和评价,同时下面写的内容不针对任何个人,请勿过度解读(如果自己理解偏了那是你的问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927910068287248&wfr=spider&for=pc
二 承
2011年微信的诞生,正式为新腾网的微博大战画上了句号。只要土壤有水分就能孕育生命,同理只要平台有流量就必然会孵化商业模式。
早先微博的商业洼地是属于品牌和KOL网红的,虽然比起央视前贴和机场广告位离普通人已经更进一步,但仍远未到人人都能伸手够一把的地步。
前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购买决策受身边熟人的影响很大,二姑妈家的三闺女饭桌上给你说纽曼的MP4机比索尼的CD更强大,如果在这两个产品中选择的话大概率会买MP4。微信的封闭式社交模式天然自带这种koc属性,加之2012年朋友圈的上线和2013年初春节微信支付的横空出世,结合之前的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的商业模式逐渐明朗起来。
至此,微信孕育出的微商这张温床人人都可以有机会上来躺一躺了。记不清朋友圈里第一袋家乡大米什么时候出现的,从某一天起朋友圈莫名变成广告画册,许久不联系的好友发来的信息不是投票就是群发的广告,一直想说麻烦把广告费交一下哈。
三 转
有商业机会,就会有人绞尽脑汁去琢磨,能卖自己家乡的大米,当然就能卖别人家乡的面膜咯,于是就有了万物皆可微的商。至于合法性问题消费者权益的保障,超出我的理解和知识范畴按下不提,单聊聊旁观微商发展的一些思考。
先说结论,微商模式的崛起受益于微信高速增长的红利,做微商的那些人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运气好抓住了这个机会而已,当红利消退之后如果不及时转变,会靠着自己的本事把靠运气赚来的一点点给赔出去,即便过程中自己也很努力,但今天的商业不会为你昨天的努力埋单。同期得益于这一波红利崛起的还有公众号自媒体(不赘述)、分销体系商城(有赞等)、SaaS、LBS本地生活等这些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
商业存在的核心要素就是信息不对等、信用不传递,下面从这两点说说微商。
信用不传递:在熟人社交的微商环境中信用传递相对简单明了,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信息不对等:传统电商已经把时空彻底打碎了,把前互联网时代人们触及不到的信息铺到了大众面前。但商品信息是经过平台监管,不能胡说八道的;价格受到利益链条掣肘,是不能扰乱秩序的。微商就不同了,缺乏监管约束,在电商已经教育过的用户中,夸大虚假宣传再加上所谓的价格优势,路就这么摊开了。一些聪明人以国货新品牌的名义,售卖非标品,商品的品质也无从查证,更不用说不法之徒动歪心眼了(售假、传销、诈骗等)。看似披露了更多的信息,反而祭出的是真假莫辨的混淆选项,人为制造了更大的信息不对等。
现在听到微商不少人会觉得很low,在六七年前微信高速增长的那些年,可是非常时尚前卫的一门生意。尤其是对很多全职宝妈,简直不要太香。发发朋友圈,收收微信红包,不用租店面也不用交税,甚至账本都不需要。一度有不少人收入超过大多数一线城市白领,还有不少目不识丁的人嘲讽刚毕业的研究生亲戚一月拿七八千工资。
当然,只有少部分人真的赚钱,大多数是虚假繁荣。从2018年开始,凡是做微商的都明显感觉越来越吃力,一夜之间就恍如隔世。拉新引流越来越难,朋友圈里的广告越来越多,发信息回复的人越来越少……
不得不承认走在前排的有些人真的很厉害,看到大势之后继而转战抖音快手,再一次抓住了平台的增长红利。然而,留下来更多的人还在固守着原来的春秋大梦,幻想着只是一时的低谷,就这么一点点的辛苦努力着把运气赚来的收益一点点给赔出去了,而且她们不相信是这个商业模式除了问题,也不懂曾经的辉煌是平台的红利效应。
即便再多的心有不甘和不忿,依然无果。幸苦了好多年,最终回到了莫比乌兹环的起点。而当年刚毕业的研究生,现在已经成为了企业的中流砥柱。
三 再转
虽然前面讲红利消退,但只要有需求对应的供给,原本是可以作为一种模式存活的,即便有点道德瑕疵。但是,微商就这么让一些“聪明人”给彻底玩偏了。
声明一点,并不是说所有微商全都是偏的,也有不少优秀品牌,用好产品通过真正的微商模式快速聚集用户,崛起后成功华丽转型。只是在缺乏监管的体制下,浑水摸鱼的人太多把水搅混了。
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商业交易的底层逻辑是需求供应获取价值(一把斧头换一斤大米),任何产品或者服务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需求产生的,判断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的标准非常简单,只需要看产品或者服务是否落到了终端用户层,为他们解决了什么样的实际需求。
日常能够看到的很多微商是通过所谓的“代理模式”,按照代理层级价格囤货,为了提高利润空间需要达到一定数额后向上升级。其实在自己的能力和社交圈子里,这些货根本卖不到终端用户,或者终端需求量压根没有那么大,而且很多鸡肋产品即便触及终端用户也是一锤子买卖(如果真的是有需求的好产品,就不会陷入这个怪圈靠这种模式)。为了回笼资金,需要不断的拓展下级代理,这就是一场周而复始的无限游戏。这个过程中,海量产品一直在这个所谓带“代理”圈里,根本销售不到终端,更不要提解决终端问题了。
过程中产品是什么甚至有没有产品压根不重要,只要这个链条存在,不断有人入局理论上游戏就能玩下去。这种模式有没有很眼熟?对,这就是传销的底层逻辑,与传销仅仅是一线之隔。有产品在中间周旋,蒙蔽了大家的双眼,让这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游戏存在这么久。
这个模式其实很脆弱,只要入局的下级断层了,整个生态就会崩掉。一般顶层赚钱,中间层保本,再往下层级就是来抬轿埋单的。即便监管条例补充了这个漏洞,规定分销层级不能超过2级,但民间有高手在。保健品行业有三年大限的说法,第一年疯狂宣传,第二年赚的盆满钵满,第三年老板(以)赔掉内裤(的名义)(卷钱)走人。做微商赚快钱的也是这个路子,快速疯狂发展,赚钱了顶层卷钱跑路,再另起炉灶,留下永远保本梦想发财的中间层和抬轿埋单的底层压着一堆没用的货在风中凌乱。
这就是“微商”模式的“团队”概念,只要听到哪个微商说靠做团队,自信点不用怀疑,就是这个路子。他们层级森严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外部宣传,有人负责群内迎宾,有人负责培训洗脑,有人负责烘托炒作,有人负责晒单炫富……入了群,人人都是热心肠比老公老婆还亲,感觉轻松日入千元,走上人生巅峰指日可待。越是看似繁花似锦的,越需要警惕,见过最牛的一个群80多人60个托(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不会告诉你我用wetool撸过群)。
无论是传统电商还是微商,乃至现在的视频直播,都需要潜心去研究产品和用户,必须得花心思面对的永远是终端用户,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
四 折
好在上帝在关门的同时留有一点怜悯之心,同时在打开一扇窗户,现在就处于门未关死窗未全开的时间窗口。曾经以微信为生又苦于拓展无门的人,在微信视频号崛起的过程,也许守住基本盘以KOC(IP)+私域的模式还有一次洗白机会。
随着监管的日益完善,必须要转变思路,商业经营一定是企业行为,哪怕是注册个体工商户也要正规化经营,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是可选项;商品/服务必须要具有价值,可以解决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没有价值的东西鬼都不会买单;个人要具有诚信和长性,按线下开店随时会有人找上门的态度经营,一锤子买卖越来越难忽悠,而且没有可持续性;能力方面要注重个人成长,多读书多看报,少玩游戏少睡觉。
五 结
每一轮浪潮中,都会造就一批富人,浪潮退去,能站得住的总是少数一些人,大部分人都是陪跑的分母。敛财难守财更难,德不配位得到再多也是个短期暴发户而已。
我曾在吹牛时候说过,做项目要“傍大款、学先进、走正道”。选择好的项目/产品,依附合适的平台渠道,向成功者学习,做问心无愧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