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由于爸妈的原因,来到了一个根本不熟悉的城市。只能说因为要挣钱,不得不选择在外面过年。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内心的浮躁。每个人都活着慢节奏的生活。一个宁静的不能再宁静的地方。可以听到涓涓的泉水声,可以看到远处人家做饭时的炊烟袅袅。抬头看天,很蓝,很美,白云朵朵。白天,有山间的鸡鸣,风吹动着杂草的声音。夜晚,能依稀听见不远的地方传来几声狗吠,半夜抬头看夜晚的星空,很多很多的星星,一闪一闪。夏天夜里还有很多的萤火虫,也是一闪一闪的。处处流淌着从山顶喷涌的泉水,汩汩的流过路边的小沟,田间的小渠。
恬静的乡村生活,没有那么多娱乐。这里的人,也没那么多的算计,那么多心思。可以出门不用锁门,可以停车不拔钥匙。扔在那里,没人会动。你丢了东西,别人拾去,别人也会承认。只是条件有些艰苦,景色也算很棒。就是来的路途上会花去大量的时间。
接近新年,看不到什么热闹的景象,街上,稀稀疏疏的人。没有卖什么年货,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感觉和以往一样平静又安宁。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提前给我买好新衣服,新鞋子。当时总是激动的睡不着,半夜也会偷偷的去试穿,在床上蹦来蹦去,开心的难以入眠。新年前几天会把家里打扫一遍,然后贴对联,买上一大堆我爱吃的糖果,果冻。我每次都像个小馋猫一样,趁爸妈不在家,偷偷的吃,还没到过年就吃的没多少了。家里呢,过年会卤菜,有豆皮,海带,瘦肉,猪耳朵,鸡腿,反正好多好多,专门用一天,忙活这个。每次看着电视就会闻香而来,偷偷的吃肉。到了除夕啊,一大早起床,帮妈妈择菜,因为妈妈要准备中午的团年饭,回忙这忙那,然后等妈妈做好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开饭前必要的就是放鞭炮。每到这个时候,附近都会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每家每户都差不多这个点吃饭。开始吃饭,鱼是不可以吃完的,因为年年有鱼,其他的都可以放开了吃。吃完饭呢,要去洗澡,换上新衣服。除夕嘛,要把自己洗干净迎接新的一年。洗完澡,要把衣服完,才可以出门。初一是不可以洗衣服的,还有放鞭炮留下的鞭炮屑也不可以扫。洗完衣服就要去祭拜过世的亲人,给他们烧点纸钱,让他们也好好过年。做完这些,就该去奶奶家了,买点吃的,喝的,去看望奶奶。在奶奶那里吃完晚饭就回家。回家和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时也没有这么发达的网络,过年只能看这个。晚上到了十二点,要去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晚上睡觉客厅的灯是不能关的,要开一个晚上。大年初一,就要上各家亲戚拜年,收压岁钱。每家每户很近的都得去。最重要的是,一大早,要给爸妈,做荷包蛋,爸妈晚点起床,我们要端去给他们吃。这样换来价值不菲的零花钱,可是我小时候太乖,他们给我的零花钱,都让他们保管,后来不见了。想到这,突然心疼自己,怎么可以那么傻。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十五,都得走亲戚。每天一家轮着来今天去你家,明天去他家。反正都玩到,就过好年了。
在这没有家乡味道的他方,格外想回家。虽然家里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可以惦记的。在距离800公里的异地,终于懂了没有年味的感觉,对于家乡甚是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