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简书平台,日更简书已坚持将近50天,能够坚持下来这对我来说,确实可以称之为“奇迹”,但我知道这远远不够,稍微回看了几篇文章后,我清晰明白数量的增长并未取得任何质变的效果,分析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
一、文章主题不明确
我从一开始就未定义写好哪一类主题的文章,经常泛泛而谈,比如游记、人生感悟、育儿、职场等,总是为了写文章而写,内容比较粗糙表面,更像流水账日记,只是简单记录与备注,缺乏深度的提炼和由小及大的引申,因此不能引发共鸣与思考,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没有任何吸引力和诱惑力的;
二、文章的输入不够
那么为什么我的文章题材不能做到小而精,由点及面不断铺开?我认真思考了下,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输入不够。任何观点及思想的输出,一定是通过大量的阅读、阅历、经验、知识等输入后,才能通过资源整合提炼,就如同一个蓄水池,如果都没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流入,那么迟早这个水池只会干涸,又何来循环与输出?这也侧面体现了原本最开始我制定的行动计划——每天阅读,这项工作我完成是很不到位的,需要重新重视并加强投入。
三、缺乏思考
换个角度想,即使未能达到大量阅读,但是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储备、技能提升课程,我是有坚持在学习的,这样的学习照理说也应该有所启发收获才对,可是我依然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我缺乏深度思考。所谓思考,就是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回想自己听课或者学习过程中,我基本上都是忙于记笔记、录音、收藏、点头,貌似听懂了领悟了,可是过几天再提问,一问三不知。根本还是没有真正弄懂,理解透彻。那如何做到真正理解,那就需要有探索和思考,只有通过思考,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而转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四、虚假忙碌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句话耳熟能详,我经常感觉自己体力跟不上脑力。明明斗志昂扬打算加班加点赶方案,充电学习,但是当翻开课件,带上耳机,看到PPT,马上睡神附体,困意袭来。后面直接放弃睡大觉,或者斗争低效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结果就是买来的书全面三页重复翻,不懂的概念依旧弄不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虚假忙碌。我总是很忙,忙着记录孩子今天吃了几次奶?一次的量是160?还是180?忙着怎么拿到老师的PPT课件?忙着逛淘宝货比三家等。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虚假的忙碌上,因此只会让自己精疲力尽。
其实当我梳理出自己做的不够或者不足的地方,我忽然清晰明亮起来,因为我知道接下来我的行动和方向应该做哪些调整,希望下次做复盘的时候,我可以为自己的进步而开心欣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