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弃的,是日更,还是写作?

文|康熙漓漓


我一直是个后知后觉的人,上次简书爆发的“日更”大战,我还是在早起的微课里才知道。而最近,关于日更,似乎又燃起一场硝烟。

曾经信誓旦旦要大干365天,如今却弃之如敝屣。从被众星捧月的“恋爱对象”,变成毁人家室的“小三”,日更似乎成了罪人。

其实,日更进行了两个月,很多人都疲惫了,有人放弃,似乎在预料之中。

有人质疑,我写了两个月,还是没有阅读量,还有继续的意义吗?

有人抱怨,我写了这么久,都被掏空了,身心俱疲,无力继续。

也有人说,一篇文章,构思需要半天,写需要俩小时,修改又要半小时,日更简直太吃力。

也有人说,质量为上,日更搞得我兵荒马乱,还是舍弃无谓的日更吧。

……


很多次的,无戒老师在早起的微课里说,日更不是强迫每个人日更,找到自己的节奏才是最棒的方式。

很多人的大脑里都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就是“日更=退费”。

其实,退费是一种激励制度而不是强迫,初衷是激励我们坚持写作。对于坚持下来的同学,返还的学费就像是“奖学金”。我想,这也是无戒老师设置退费机制的初衷吧。

而很多人为了拿回学费,逼迫自己去日更,在“完成任务”的压力之下去写,很难再有精力考虑如何提升文章的质量。久而久之,在痛苦和迷茫之中,也渐渐忘记了写作的初衷。

如果,我们可以正确看待日更的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擅长的写作方向,努力提高文章质量,那么,我们才能更“轻松”的写作。

试想,365天之后,我们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之上,又拿到了“奖学金”,那岂不是锦上添花吗?


少一把枷锁,多一丝心安,才是写作者该有的态度。

很多时候,放弃日更只是一个借口,放弃写作才是内心深处最由衷的想法。

从最开始的每日一篇,逐渐变为两天一篇,再然后一周一篇,再然后一月一篇,再就没有然后了。这个时候,写作是什么估计都忘了吧。

我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心灵寄托,我不想放弃。

两个月以来,每天晚上十二点之前,我没睡过,我并不觉得辛苦,我是心甘情愿为之努力。坚持日更以来,我一次想放弃的念头也没有,只是,随着写作的心境不一样,对自己有了不一样的期待,有很多次为写不出满意的文章而伤神。

跟训练营里一起走到今天的众多小伙伴相比,我不是最棒的那个人,但我还是很欣慰。我按着已经适应的一周五更的节奏,写着让我心安的文字。

我找到一个“安放心灵”的寄托,这是多少个365块钱都换不来的。


我可能是简书里起点最低的写作者,没有自我贬低,也没有刻意迎合大神,这真的是来自我心底最深处的声音。

从高中时起,我基本就跟文字绝缘了,一头埋在数理化的世界里,在追击问题、能量守恒定律以及元素周期表中,找寻成就感,跟文字仅有的接触就是语文卷上的命题作文。

参加工作后,满脑子升职加薪的愿望,驱使我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谨慎前行,更是与文字愈行愈远。

我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也没有深厚的文学积累,更没有醒目的标签傍身,我以一个空杯者姿态加入码字大军。

文字的力量|摘掉我行尸走肉的皮囊,是我参加训练营第一次征文获奖的作品,它记录了我写作的故事。也是这篇文章,让自卑的我第一次有了自信。

我很庆幸,我没有骄傲,而是把它当作激励。“鸡立鹤群”的我,更应该做的是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才能有底气跟别人谈话交流。

东野圭吾《白夜行》|黑夜里的光芒,是我第一次尝试书评,我没想到大家会给我那么多的赞扬。

两个月的时间,我大致找到自己的定位,我熟悉了简书的各大官方专题,经过不断的尝试,我大致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短板在哪。

这些,都是两个月来坚持日更带给我的收获。


我想,对于写作,你也许想过放弃,对于日更,你也许有些微言。先不管其他,问问你的心怎么想。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另觅新欢,大千世界,总有你愿意为之疯狂的事。

马拉松赛场上,你只管坚持一直跑下去,因为很多人在中途就放弃了。

写作亦如此。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谨以此,与君共勉。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040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