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故乡与远方都成了妄想--《呼兰河传》书评

当故乡与远方都成了妄想

—————萧红与《呼兰河传》

文/素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穿不暖。

逆来了,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呼兰河传》

(一)

十年前,当我旁听中文系的课后,我就写了萧红。

那年我十七,我只是浅显地看萧红,看她的感情,可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孩能看透什么爱情呢?只怕如今二十七的我对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我此刻我却不再孤立的只从情爱看人物。

我承认男女之爱这回事在生命中不可或缺但是有时也无关痛痒。人活着,有太多事情要去记挂去操劳,活了半辈子的人更多的时候会关心实际的生存冷暖。

可是也总有那么些人,所托非人,所想非存,一条路走到了黑,从不晓得自我开解,人生走到最后就成了一盘残局。

大概就是萧红吧。

(二)

因为回不去的是故乡,所以我们爱读《呼兰河传》

故乡在我们心头如星星月亮冬日的暖阳,时刻温暖感染我们却可望不可即……

成年人的世界里总有一块领地属于故乡,它遗世独立,熠熠生辉,我们爱在许多场合兴致勃勃的谈起,眼神闪烁,猝尔熄灭,怅然若失的收场,回不去的是故乡,不能重头的是儿时……而现实繁芜,我们仍旧热衷一遍遍追忆故乡,萧红也喜欢追忆故乡,只是她能将琐碎的回忆变为力透纸背的文字,慰藉自己,以飨他人。

众所周知,萧红心里那座回不去的故乡就是呼兰河城。

写这部书的时候萧红29岁,逃离家乡已经十年。

19岁,她是逃出家门的。家人认为初中毕业的她可以出嫁了,对象就是早就定下的汪家。可萧红想要读书还要去哈尔滨读书。

任凭家人不允,她还是只身前往了。

这次的逃离一走就是一辈子。日后风雨飘摇,故乡也在身后了。

我相信,萧红的那次出走不见得计划周全不见得早有居心,也许只是少女下意识的叛逆,或者是潜意识觉醒。

很多人说原生家庭的无爱让她拼死想要逃离。这种说法不健全。《呼兰河传》里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看出她对故乡尤其是祖父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喜爱不等于盲目肯定,萧红要走是因为她活的太明白,呼兰河城里那群人多半活的浑浑噩噩,看不见天地,萧红恰恰相反,她早就看清了这群可爱的人背后的可悲,明白了比后花园更大的是世界。

*你看她在书里写的那些逆来顺受的人:

呼兰河城里的大部分人无名无姓。他们活在生活的茧里,不懂与他人交流,亦无法和自我交流。

有二伯,劣根性十足,对旁人不屑对主子却趋炎。他偷“我”家的东西去卖。不光他偷,厨子也偷,书中的那些人在穷和苦的困扰里对于小偷小摸的伎俩都习以为常。

小团圆媳妇愚昧的婆婆,只因为旁人说她媳妇个子高吃得多就不停地暴打媳妇,活活将她折腾死。她自己还觉得委屈:“别家的媳妇一天打八顿……我就打了她一个多月……我打她是为了她好。”

这群人如书中所写:“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这群人,何其悲凉。

萧红也许更加悲凉,因为她看懂了这种悲哀却又无计可施,更加不甘沉沦,那么大概只能逃了吧……

*原来世界如此辽阔…

《呼兰河传》里那一出,她和小伙伴第一次逃离家门走上街时她心里想着:“不料除了后院之外,还有更大的地方,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不是看那街上的行人车马,而是心里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很多人的都曾有过这样的冲动种子埋在心里,像张爱玲,像你我……

我们年轻时都有过某个时刻觉得再爱的家也让自己囿于狭小了,我们想去远离父母的地方上大学,想一走了之的自由翱翔……至于如何出走,或者是否成功这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可谁能否认你我没有过这样的冲动?

和现实无法弥合的距离,对外面世界的憧憬,所以毫不犹豫,她在该走的时候走了,一切都非偶然。

(三)

写这部书的时候,萧红29岁,离家的这十年她过的并不顺遂,很遗憾,如今我们晓得再过两年她将离世。因为肺结核在香港……

29岁,离乡多年,带着累累情伤的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用细腻冷静的笔调回忆起当年呼兰河城的世情世态邻人轶事,用抓不到的虚空温暖现实的自己。

此刻的她不再是十年前的自己,她不再那么坚决而不懂回寰了。

茅盾说:“像萧红这样对人生有理想,对于黑暗势力做过斗争的人,而会悄然蛰居多少有点不可解。”

其实很好解,尝过生活苦酒的人怎么能跟初生的牛犊比嗓门比魄力比精气神?

苦酒一杯,尚且让人呛到头,让理想凉了三分,更何况三杯两盏杯杯苦。

萧红从出走后,经历了三段感情

出逃在外的她,和曾经抗拒的未婚夫汪恩甲在一起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萧红并非是因为厌恶而出逃,她对未婚夫本人并无芥蒂。但是汪却是十足的花花公子。

两人一直住在旅馆,岁月静好的过了一段日子,萧红怀孕了,经济越来越窘迫,汪怕负担,抛下萧红走了。

萧红因为出不起住宿费被旅馆老板威胁要卖去青楼,饥寒交迫又身怀六甲的她写下:“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可是文字不能当饱,走投无路,她写信向《国际协报》求助。

这一求,求来了萧军。萧军的经济条件也一般,可他确实敢借着暴雨借来小船把萧红救出了旅馆,替她解了围。

这后来五年,两人在一起,说没有甜蜜是假的,萧红到死念得都是萧军,可萧军不见得。在一起时沾花惹草,对萧红拳打脚踢也是常有的。

萧红呢?仍旧死心塌地,被人看到眼角被萧军打出的淤青也只说是磕的。

但萧军不领情,轻蔑的戳穿:“是我打的”

这样的感情分道扬镳也是意料之中,不平等的爱情分开就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萧红的人生似乎跳不出魔咒,这一次的分开她有怀着萧军的孩子,这一年,她认识了端木蕻良。

仍旧没有盼来理想的爱,这一次,在两人只有一张逃离战火的船票情况下,端木蕻良拿着票走了。

还能说什么呢?这一生,爱也好,错也好,萧红始终未得上天眷顾,现实中千疮百孔,所以她的呼兰河传,起点是怀念,怀念曾经温暖的祖父,美好的后花园……甚至对那些书里愚昧的角色都能看出她的原谅和怜悯。

不能说现实让她死心,想活着的人总会给自己找到水源。

所以《呼兰河传》里有美好的怀念,有未曾被泯灭的希望。

*开篇的市井生活

你看开篇那极有烟火气的呼兰河城,你读着像看一副清明上河图。

画中城里的牙医铺无人问津,中药坊却门庭若市。

人们总是远远的盼着卖豆腐的来串街却因囊中羞涩少有下手。

城中那个大泥坑,总是淹死过往畜生让行人出入不便,但是无人去填,大家更乐于去围观旁人被陷的窘态,等着吃被淹死的死猪肉……

从十字街写到小巷,消除了小说线性的时间轴,但散文化的细微描写却让内容更具画面感,更扣人心弦。

让你觉得这样的小城,偶尔闯进去也不错呢。

*后花园里的美好

《呼兰河传》里最让我们能够产生共鸣的部分大概就在此。

我们心里都有过一座后花园,隐秘而温暖。只是现实里总是失望的人更会时时沉迷过去……

萧红说:“祖父,后院,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

因为,在后院,她戏弄祖父,祖父反而笑作一团。

在后院,祖父不厌其烦地教她背诗,及时制止她在人前的口不择言。

在后院,祖父和她尽享天伦。

可是,毕竟是回忆录,

写《呼兰河传》时,祖父早就离世,再回首她总是心凄然:“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人身为了什么,才会有这样凄凉的夜。那河灯,到底要漂到哪里去?”

此时的萧红,不见来路不知归途,孑然立于落寞中。所以到底《呼兰河传》总是让人觉得透着悲与凉。

*终究想好好活下去

纵然过去美好成泡影,将来虽模糊仍旧值得追。萧红最终还是再为生而努力的……

在书里众生皆醉,也有例外。

小团圆媳妇,婆婆打她,她反抗。婆婆说她病了,她却坚信自己没病。

冯歪嘴子敢于打破封建规矩,和老王家的女儿私定终身生了孩子。任凭人奚落还是要勇敢的活下去。妻子死了留下两个孩子,大家都觉得他孩子不中用了,他却仍看到希望努力持家照顾孩子。

本书的最后以冯歪嘴子孩子的笑落幕:“微微的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

这是书里唯一留下的生命力和希望。也是萧红的愿景,她对生始终憧憬。就像茅盾也说在离世之前萧红仍积极配合治疗,仍想离开香港重新开始,只是现实不如意。

可是对于我们读者,再荒凉的呼兰河城里也藏着生机。生活再困难我们也要向阳而存,这大概使我们所有人都应有的心境。

(四)

成年的萧红站在人生茫茫然无边的迷雾里,故乡回不去,未来打不开,故乡和远方都成了妄想。怎么办呢?

她选择小女孩的“我”的视角写下了《呼兰河传》这样的视角为她争取一种中立姿态,一种缺席的权利。她可以对任何观点还有人物不认同不共识。

终究,对于呼兰河城,萧红的情感不知如何安放,她选择跳出角色,冷眼旁观。偶尔淡淡的写出一两句心声。

对于愚昧,她无奈控诉;对于清醒人们,她爱莫能助;对于自己更不知出路。极度的矛盾让她写下了这部《呼兰河传》。

每一段离别都让人觉得仓促,是距离让人领悟,当我们可以跳出曾经的自己一五一十的说起过去时,一来说明那一段让你刻骨铭心所以你能记得起,二来说明你终究走出了迷雾,否则你怎么可能压得住情绪全然说清?

可是我仍旧心疼这样的女性,活着,故乡和远方都成了妄想,那人生还有什么期望?

但她终究是萧红,是不可多得的才女,无论是否被命运垂青,是否时运不济,至少她还能提笔写下自己的诗和故事,谢谢萧红忠实的回溯了一座城的喜怒,这短短一生,终究也算完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 《呼兰河传》是萧红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也是她风格的集大成者。...
    江楼钟晚阅读 2,237评论 2 8
  •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
    small_angel阅读 2,892评论 2 24
  • 1、呼兰河 呼兰河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源出小兴安岭,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汇合后称呼兰河。西南流向,与来自...
    雪木兰阅读 2,482评论 2 6
  • 今天起来喉咙又有一丢丢疼。 又因为这周感觉事情没做到令人满意吧,导致节奏拖慢了。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懂流程? 我的...
    蒋羽燃阅读 192评论 1 0
  • 一、小确幸: 1、今天在学习安全实务课的过程中,无意间把课程的倍率调整到2倍的速率,既然同听得到专栏一样并能够完成...
    清风_bd61阅读 1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