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故乡与远方都成了妄想
—————萧红与《呼兰河传》
文/素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穿不暖。
逆来了,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呼兰河传》
(一)
十年前,当我旁听中文系的课后,我就写了萧红。
那年我十七,我只是浅显地看萧红,看她的感情,可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孩能看透什么爱情呢?只怕如今二十七的我对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我此刻我却不再孤立的只从情爱看人物。
我承认男女之爱这回事在生命中不可或缺但是有时也无关痛痒。人活着,有太多事情要去记挂去操劳,活了半辈子的人更多的时候会关心实际的生存冷暖。
可是也总有那么些人,所托非人,所想非存,一条路走到了黑,从不晓得自我开解,人生走到最后就成了一盘残局。
大概就是萧红吧。
(二)
因为回不去的是故乡,所以我们爱读《呼兰河传》
故乡在我们心头如星星月亮冬日的暖阳,时刻温暖感染我们却可望不可即……
成年人的世界里总有一块领地属于故乡,它遗世独立,熠熠生辉,我们爱在许多场合兴致勃勃的谈起,眼神闪烁,猝尔熄灭,怅然若失的收场,回不去的是故乡,不能重头的是儿时……而现实繁芜,我们仍旧热衷一遍遍追忆故乡,萧红也喜欢追忆故乡,只是她能将琐碎的回忆变为力透纸背的文字,慰藉自己,以飨他人。
众所周知,萧红心里那座回不去的故乡就是呼兰河城。
写这部书的时候萧红29岁,逃离家乡已经十年。
19岁,她是逃出家门的。家人认为初中毕业的她可以出嫁了,对象就是早就定下的汪家。可萧红想要读书还要去哈尔滨读书。
任凭家人不允,她还是只身前往了。
这次的逃离一走就是一辈子。日后风雨飘摇,故乡也在身后了。
我相信,萧红的那次出走不见得计划周全不见得早有居心,也许只是少女下意识的叛逆,或者是潜意识觉醒。
很多人说原生家庭的无爱让她拼死想要逃离。这种说法不健全。《呼兰河传》里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看出她对故乡尤其是祖父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喜爱不等于盲目肯定,萧红要走是因为她活的太明白,呼兰河城里那群人多半活的浑浑噩噩,看不见天地,萧红恰恰相反,她早就看清了这群可爱的人背后的可悲,明白了比后花园更大的是世界。
*你看她在书里写的那些逆来顺受的人:
呼兰河城里的大部分人无名无姓。他们活在生活的茧里,不懂与他人交流,亦无法和自我交流。
有二伯,劣根性十足,对旁人不屑对主子却趋炎。他偷“我”家的东西去卖。不光他偷,厨子也偷,书中的那些人在穷和苦的困扰里对于小偷小摸的伎俩都习以为常。
小团圆媳妇愚昧的婆婆,只因为旁人说她媳妇个子高吃得多就不停地暴打媳妇,活活将她折腾死。她自己还觉得委屈:“别家的媳妇一天打八顿……我就打了她一个多月……我打她是为了她好。”
这群人如书中所写:“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这群人,何其悲凉。
萧红也许更加悲凉,因为她看懂了这种悲哀却又无计可施,更加不甘沉沦,那么大概只能逃了吧……
*原来世界如此辽阔…
《呼兰河传》里那一出,她和小伙伴第一次逃离家门走上街时她心里想着:“不料除了后院之外,还有更大的地方,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不是看那街上的行人车马,而是心里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很多人的都曾有过这样的冲动种子埋在心里,像张爱玲,像你我……
我们年轻时都有过某个时刻觉得再爱的家也让自己囿于狭小了,我们想去远离父母的地方上大学,想一走了之的自由翱翔……至于如何出走,或者是否成功这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可谁能否认你我没有过这样的冲动?
和现实无法弥合的距离,对外面世界的憧憬,所以毫不犹豫,她在该走的时候走了,一切都非偶然。
(三)
写这部书的时候,萧红29岁,离家的这十年她过的并不顺遂,很遗憾,如今我们晓得再过两年她将离世。因为肺结核在香港……
29岁,离乡多年,带着累累情伤的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用细腻冷静的笔调回忆起当年呼兰河城的世情世态邻人轶事,用抓不到的虚空温暖现实的自己。
此刻的她不再是十年前的自己,她不再那么坚决而不懂回寰了。
茅盾说:“像萧红这样对人生有理想,对于黑暗势力做过斗争的人,而会悄然蛰居多少有点不可解。”
其实很好解,尝过生活苦酒的人怎么能跟初生的牛犊比嗓门比魄力比精气神?
苦酒一杯,尚且让人呛到头,让理想凉了三分,更何况三杯两盏杯杯苦。
萧红从出走后,经历了三段感情
出逃在外的她,和曾经抗拒的未婚夫汪恩甲在一起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萧红并非是因为厌恶而出逃,她对未婚夫本人并无芥蒂。但是汪却是十足的花花公子。
两人一直住在旅馆,岁月静好的过了一段日子,萧红怀孕了,经济越来越窘迫,汪怕负担,抛下萧红走了。
萧红因为出不起住宿费被旅馆老板威胁要卖去青楼,饥寒交迫又身怀六甲的她写下:“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可是文字不能当饱,走投无路,她写信向《国际协报》求助。
这一求,求来了萧军。萧军的经济条件也一般,可他确实敢借着暴雨借来小船把萧红救出了旅馆,替她解了围。
这后来五年,两人在一起,说没有甜蜜是假的,萧红到死念得都是萧军,可萧军不见得。在一起时沾花惹草,对萧红拳打脚踢也是常有的。
萧红呢?仍旧死心塌地,被人看到眼角被萧军打出的淤青也只说是磕的。
但萧军不领情,轻蔑的戳穿:“是我打的”
这样的感情分道扬镳也是意料之中,不平等的爱情分开就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萧红的人生似乎跳不出魔咒,这一次的分开她有怀着萧军的孩子,这一年,她认识了端木蕻良。
仍旧没有盼来理想的爱,这一次,在两人只有一张逃离战火的船票情况下,端木蕻良拿着票走了。
还能说什么呢?这一生,爱也好,错也好,萧红始终未得上天眷顾,现实中千疮百孔,所以她的呼兰河传,起点是怀念,怀念曾经温暖的祖父,美好的后花园……甚至对那些书里愚昧的角色都能看出她的原谅和怜悯。
不能说现实让她死心,想活着的人总会给自己找到水源。
所以《呼兰河传》里有美好的怀念,有未曾被泯灭的希望。
*开篇的市井生活
你看开篇那极有烟火气的呼兰河城,你读着像看一副清明上河图。
画中城里的牙医铺无人问津,中药坊却门庭若市。
人们总是远远的盼着卖豆腐的来串街却因囊中羞涩少有下手。
城中那个大泥坑,总是淹死过往畜生让行人出入不便,但是无人去填,大家更乐于去围观旁人被陷的窘态,等着吃被淹死的死猪肉……
从十字街写到小巷,消除了小说线性的时间轴,但散文化的细微描写却让内容更具画面感,更扣人心弦。
让你觉得这样的小城,偶尔闯进去也不错呢。
*后花园里的美好
《呼兰河传》里最让我们能够产生共鸣的部分大概就在此。
我们心里都有过一座后花园,隐秘而温暖。只是现实里总是失望的人更会时时沉迷过去……
萧红说:“祖父,后院,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
因为,在后院,她戏弄祖父,祖父反而笑作一团。
在后院,祖父不厌其烦地教她背诗,及时制止她在人前的口不择言。
在后院,祖父和她尽享天伦。
可是,毕竟是回忆录,
写《呼兰河传》时,祖父早就离世,再回首她总是心凄然:“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人身为了什么,才会有这样凄凉的夜。那河灯,到底要漂到哪里去?”
此时的萧红,不见来路不知归途,孑然立于落寞中。所以到底《呼兰河传》总是让人觉得透着悲与凉。
*终究想好好活下去
纵然过去美好成泡影,将来虽模糊仍旧值得追。萧红最终还是再为生而努力的……
在书里众生皆醉,也有例外。
小团圆媳妇,婆婆打她,她反抗。婆婆说她病了,她却坚信自己没病。
冯歪嘴子敢于打破封建规矩,和老王家的女儿私定终身生了孩子。任凭人奚落还是要勇敢的活下去。妻子死了留下两个孩子,大家都觉得他孩子不中用了,他却仍看到希望努力持家照顾孩子。
本书的最后以冯歪嘴子孩子的笑落幕:“微微的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
这是书里唯一留下的生命力和希望。也是萧红的愿景,她对生始终憧憬。就像茅盾也说在离世之前萧红仍积极配合治疗,仍想离开香港重新开始,只是现实不如意。
可是对于我们读者,再荒凉的呼兰河城里也藏着生机。生活再困难我们也要向阳而存,这大概使我们所有人都应有的心境。
(四)
成年的萧红站在人生茫茫然无边的迷雾里,故乡回不去,未来打不开,故乡和远方都成了妄想。怎么办呢?
她选择小女孩的“我”的视角写下了《呼兰河传》这样的视角为她争取一种中立姿态,一种缺席的权利。她可以对任何观点还有人物不认同不共识。
终究,对于呼兰河城,萧红的情感不知如何安放,她选择跳出角色,冷眼旁观。偶尔淡淡的写出一两句心声。
对于愚昧,她无奈控诉;对于清醒人们,她爱莫能助;对于自己更不知出路。极度的矛盾让她写下了这部《呼兰河传》。
每一段离别都让人觉得仓促,是距离让人领悟,当我们可以跳出曾经的自己一五一十的说起过去时,一来说明那一段让你刻骨铭心所以你能记得起,二来说明你终究走出了迷雾,否则你怎么可能压得住情绪全然说清?
可是我仍旧心疼这样的女性,活着,故乡和远方都成了妄想,那人生还有什么期望?
但她终究是萧红,是不可多得的才女,无论是否被命运垂青,是否时运不济,至少她还能提笔写下自己的诗和故事,谢谢萧红忠实的回溯了一座城的喜怒,这短短一生,终究也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