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石油我们都不陌生,我们的汽车燃烧的汽油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且还有很多石油制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比如我们用的塑料袋和铺在马路上的沥青,都是跟石油有直接关系的。
我们人类大规模的使用石油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但对于石油是这么形成的一直存在着争议。最普遍的说法就是石油是古代动物的遗体形成的,后来又有人认为石油是地球内部自然形成的能源,到底那种说法正确呢?
科学研究发现,石油包含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里面存在着硫、氮、氧等元素,因此就有科学家推测石油是地球内部丰富的碳形成的,并不是古生物遗体形成的。由于碳氢化合物的质量比较轻,更容易跑到地表形成油田。石油由地层中的碳氢化合物形成便是非生物成油理论,而传统的生物成油理论被认为是错误的。
科学研究认为,石油并不是因为远古生物遗体所形成的,在勘探石油出现的动物化石也是它们不经意掉进去的,根据石油形成的观点,并不是说动物的尸体倒在地上就形成了石油那么简单,在森林或者草原地区挖开地面,就会看到深埋在地下的是泥土或者沼泽,其中的有机物高达20%,这是因为植物、动物在死亡以后就变成了有机泥土,而并非是石油的产物。
根据自然界的新旧替换,这些泥土会每年增加,有数据统计每一百年这些泥土就会增加3厘米,而那些有机物就会逐渐的被深埋在地下,不要小看一百年增加3厘米的泥土,地球已经存在了40多亿年,积累了大量带有有机物的泥土,这些带有有机物的泥土才是形成石油的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科学家统计地球总共拥有20920亿桶石油储备,即2866亿吨。2018年,一项发表在PNAS的研究对地球上生物量普查显示,地球生物圈的总生物量有5500亿吨碳。其中海洋生物量只占少部分,但也是天文数字,由于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左右,海洋中大部分生物量主要为光合细菌、藻类和浮游生物。因此石油储量实际上是主要由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包括细菌、藻类和浮游生物,而不是大型动物,这些微生物的寿命很短,可以用天、小时甚至分钟来衡量,因此实际上每年死亡微生物的生物量会远远高于总的生物量。随着微生物逐渐死亡,它们沉入海底,逐渐被堆积的沉积物所覆盖,这个过程持续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逐渐转化为现在的石油也就在正常不过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为您分享更多的科学知识,您的评论与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