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困惑于心,为什么学生时代的我叛逆不去好好读书学习,而立之年了,就像突然开了窍,随心所欲读书,天马行空写文,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感觉,让每天的自己就像行云流水一般,不拘泥形式,不受困于外物。
也曾迷惑不解,为什么儿子数学马马虎虎,语文稀里糊涂,英语一塌糊涂,可是乐高却拼得花样百出。一个在我看来就是垃圾的盒子在他手里就是不断被翻新的玩具。一只可有可无的蜗牛他却精心照顾视为宠物,了解到的知识还跟课堂老师讲的多有重合。
有没有一种可能,只要来到这个世界,哪怕襁褓婴儿,也是带着自己的意志,求生的意志?探索未知的意志?
不然怎么解释,他一出生大多就以啼哭的方式作为他的新生礼呢?难道不是对他由温暖到冰凉的生活方式一种不满的表达吗?
不然怎么解释孩子不想吃就不吃,被迫着吃他会吐,会反抗,到最后的妥协是劳你体力追着他喂呢?是不是也是一种无法表达的不满呢?
不然怎么解释你让我学习我偏偏要玩游戏的南辕北辙呢?是不是如果学习动机不是由我发出的,即便在你的威逼利诱中,我考上了名牌大学也照样可以游戏人生?
不然怎么解释成年人说的最多的,感觉到最反感的就是别人的指指点点呢?你大可在你的世界叱咤风云,但是我的地盘岂容得下你染指一二?
那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课堂和学校将被颠覆得面目全非?可不可以课堂真正属于学生,老师退居次位,只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器材和研究话题,至于探索的方式和结论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就像很多绘本,我把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用图,用简单的文字浓缩在这里,不告诉你我的观念,只是用你的视角去看,用你的理解去解读,获得怎样的益处与感触,全凭借你的造化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