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听一个同事说,她家孩子9岁一男孩,特别抵触竞争,什么事做都可以做,但一说比赛、输赢,立马逃走。
她问过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喜欢比赛?孩子说,他怕的不是比赛本身,而是如果输了以后,产生的那种觉得不如别人、自己很差劲的感觉。
只要是比赛,都有输赢,赢者洋洋得意,输者垂头丧气,这种反应再正常不过了,输也会带给人自我价值感降低的感受,当“我不好”、“我有问题”、“我不如别人”的感受来临时,人们会特别恐惧。
因此这种现象特别普遍,很多孩子抵触的不光是竞争,还有考试、批评、被拒绝等一系列容易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的事,不光是孩子,我们很多成人也一样,只不过没有孩子表现得那么直接。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宁可失去宝贵的机会,也不想冒受伤的风险。小时候是不敢面对挑战,毕业后不敢参加工作,因为只要不工作就不会受挫,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因为只要不表白就不会被拒绝……明明能力不差,却因为怀着一颗玻璃心,活得畏手畏脚,施展不开拳脚。
二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孩子摆脱玻璃心,让内心强大起来呢?
把孩子好好保护起来,不让他们经受挫折和风雨,这肯定是不对的,有些家长会故意给孩子进行挫折式教育、打击式教育,这样就能让孩子内心强大了吗?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就是打击式教育,直到现在很多人的心理创伤还没愈合上呢,这显然并不是解决之道。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出在一个错误的认知上:我的好坏=成绩的高低、事情的成败、别人的评判……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完全依靠外界给予时,就像一个大海上随着波涛滚动而上下起伏的小船,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不光经常被打击、批评的孩子会害怕挑战,天天被夸奖的孩子也同样害怕挑战,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想要摆脱这一局面,就要破掉“=”,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相信无论怎样自己都是有价值的,相信自己值得无条件的被爱时,他的内心里就像放了一颗定海神针,面对外界再汹涌的波涛,也不会畏惧。
三
我曾经在工作中认识一个朋友,刚毕业的他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在遭受挫败的时候,能马上调整方案,不光百折不挠,还总是从容不迫、笑嘻嘻的。我有一次随便问了他一句:“你怎么就没有刚毕业学生的那种玻璃心呢?”他回答道:“因为我内耗小啊!”后来有一次吃饭时,他聊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我才知道这句话的含有。
他小学时在县城里上学,成绩出类拔萃,是全家人的骄傲,他自我感觉也很好。初中时父母托关系,把他转到市里的重点中学,本来想给他创造更好的环境,没想到在那里,从前的学霸竟变成了学渣,毕竟这个学校无论从生源还是教育资源上,都比以前县里的学校高出好几倍。他当时非常沮丧。
有一天他问父亲,是不是对他很失望?没想到父亲对他:“你只是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而已,不管你学习怎么样,你永远是我们的好儿子。”他说,听完这句话,他的心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有一种很安定的感觉,以前总是想争,证明自己,原来根本不用去争,去证明,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以后他就像卸了一个大包袱,不再像以前那样,过于看重成绩,考试后把精力全放在了分析试卷上,分析做错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案,到了第三年成绩已经逆袭到年级前五名了。
他说:“毕业以后,越来越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能力总有不足,性格也有缺陷,但我依然觉得,自己挺好的。”
这时我才明白,他所谓的内耗,就是那种自我价值被外界支配的恐惧感,当一个人一遭遇挫折,就陷入到自我否定中,内耗能不大吗?所以回避挫折,当逃兵也是情理之内的,有的人很坚强,压制内心的情绪,硬着头皮上,也会带来成功,但如果内心的认知不改变,外境上再成功也带来不了真正的幸福感,因为他内心总有一种压力,来源于对自己价值的不确信。
四
所以,我们想让孩子拥有真正强大的内心,首先就要像我这个朋友的爸爸一样,让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无条件爱着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渐渐会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认为自己无论怎样,都是值得被爱的,都是有价值的,这将成为他面对一切外界困境的底气。
其次我们要让孩子逐渐形成自我评判体系,也就是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把风筝的绳子纂在自己手里。
很多小一点的孩子,别人一说不好就崩盘,还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价值等同于外界的评价了,所以别人一批评他,他就觉得自我破裂了,就算父母怎么解释他也听不进去,这也跟心智发展程度有关,所以我们父母做到第一点非常重要,然后慢慢引导,随着孩子安全感的增加,心智慢慢清朗,就会逐步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认识。
说到这里,再多说一句,对于各方面都在迅速成长的孩子来说,我们越关注正面,他越会做得更好,因为每个人都有想让自己变好的心理需求,越是自信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越高。所以我们更要强调正面,淡化负面。
人之初,都有着那么一股少阳之气,无惧无畏,纯纯粹粹、活活泼泼,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畏手畏脚、顾忌重重了呢?我觉得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都参与了,但这当中,家庭的影响更大,更久远。因此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父母有着决定性作用。
我曾在一个景区的儿童乐园里看到这样一幕,当时工作人员组织现场游玩的孩子进行一些体育比赛,其中有一个是比赛滚车轮,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滚得特别吃力,别的小朋友,甚至比她小的,都已经滚了一个来回,而她连半程还没滚完,最后场上就剩她自己了,还在很慢地向前滚,就连我这个大人也觉得有些脸红。这时她妈妈下场了,在旁边一直给她加油,她爸爸在场外一直说,不要着急,稳着点……当这个小女孩好不容易把车轮滚到了终点,他爸爸一把抱住了她举得高高的,她妈妈在一旁欢呼着,小女孩一脸兴高采烈,丝毫没有最后一名的羞耻感,这就是人之初那种纯粹的生命状态——全然投入,不问输赢,我想也离不开她父母的引导。
真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用无条件的爱呵护孩子的少阳之气,让他们更坦然地接纳的失败,也有更强大的能量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