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到一句话,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感觉这句话境界很高。就去查看视频还有文章了解其内涵意思。
致良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初步字面理解,学习知识是行动的开始,落地实践去做是学习后得到的结果。
举例,我们读书人,普遍的书读的多,最后工作生活大体比书读的少的要好。前提是 家境情况差不多。
,初中同学里面,有没读完初中就出去工作,也有读到高中就出去工作,也有坚持读完大学再去工作,也有一个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却努力坚持读完研究生了的。 以前每次一起聚会, 各自的生活各自精彩,而那个读研究生的一直都是感觉又没有工作,又没钱,个子不高,手机也不好,读书压力也让他脸上长了很多痘,看着感觉他的坚持有些无力。而时间很快就过来了,有天听说他在内蒙包了一个养牛场,请了十来个工人。赚了些钱,现在回家乡来承包土地,运了五十头牛来,在家乡办养牛场。一下子就是一个小企业家的形象出现在脑子里。让我感觉自己现在的能力是不是被肚子里的少知识束缚住了。 以前我是想去做什么就去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东南西北哪里都敢去。可是成立公司,做企业,我却是盲区,根本不知道怎么运作。想想这就是认知吧。 书读的多,起步就比普通人高,见识高,对事物对这个社会的分析也透彻一些吧。 当然不是强调的学历,就是学历不高,一直看书,实践学习,也是可以提升的。
想到我自己这辈子也许成为不了企业家,管个十来个人差不多就是我的瓶颈了吧,除非去学习管理类的知识。那怎么去最大化的赚钱,享受生活呢。这个意识突破了 ,我就向上跳跃一个阶梯,就能蜕变。
我们经常会学习很多东西,遗憾的是没有实践到生活中。简单说就是做不到“知行合一”
总结:从知道到做到,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认知,知识层面的转化。核心在于精要的学习。
第二步:改变态度,积极思维的转化。核心训练绿灯思维,听到新观点先思考可行性和价值。
第三步:改变行为,跟进系统。核心需要一套具体详实的跟进计划。
每一个步骤都花时间重复,间隔性重复。精进的路上,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