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情,却低估了一年内可以做的改变』——来自于电影《再见了! 不联络》经典台词。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才会让未来可期变成现实。
学和做
首先细数一下,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
001 开通微信视频号并发布了第1个讲书视频。
002 更新了公众号『笑傲的践行清单』,专辑《每周讲一本书》,第1本是樊登老师写的《读懂一本书》。
003 认识并初步学习了135编辑器。
004 给客户快递花草茶,确认黑糖到货情况,并叮嘱后续喝法。
005 跑步10公里,每公里配速在6分钟以内。
006 听完了樊登老师讲的《王阳明大传》。
007 完成了圈外《7天数据分析入门课》学习。
008 和家人及男朋友家人通电话、开视频1小时;给妹妹发红包,送上生日祝福。
思与获
001 分享知识是一种美德,这个世界多一个人读书就会多一份祥和。当我把讲书的内容发布到视频号,还有公众号中去的时候,是怀着一颗送礼物的心,我知道现在做的还不是很好,但重要的是影响身边的人,哪怕仅仅只有一个人,这件事情都是值得做的,而我是讲书的最大获益者。在送礼物的过程中呢,我也需要不断的去解锁新的技能。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当我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时,这个愉悦感很美妙。
002 之前就有听说过王阳明,却停留在只知道名字的阶段。上次在通过与我很佩服的堂哥深度聊天后,他讲到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些原则和信仰,作为自己为人处世底层的东西,其中就推荐了王阳明和曾国藩两个人让我去了解。曾国藩在前两个星期一直在听张宏杰老师讲解,而今天呢我是通过一边跑步一边来听樊登老师讲的。如果用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两个人,曾国藩是“克己圣人”,王阳明则是“创造鬼才”。樊登老师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其幽默风趣给了我讲书上的启发。
003 家人永远是内心最柔弱的地方,虽然她有瑕疵、有不愉快的回忆、有不那么满意的当下,但是『接纳』和『希望』是良剂,给予家人爱的诚心就会得到积极的回应。
用一颗平静的心,给大脑一些不太舒服的挑战,成长的每一步都算数。尽管去做,时间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