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我对做饭,有种天然的喜爱。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淘宝上买各种各样的厨具器材;最高兴的莫过于在超市或者市场里看到自己渴望已久的调料或者食材。这种激动、兴奋,与其他女生买到自己心动的珠宝首饰或者漂亮衣服无二。
也许,有的人一进到厨房,就和李伟霆一样,一脸懵逼,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可我不是,厨房是我感到最自在的地方,一进厨房,就如同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一切皆在我的掌控之中。
刚开始,我是被逼自己下厨做饭的。我的父母都是生意人,一天到晚都不着家,在外摆摊做小生意。我那时才不过七岁,还有一个小两岁的弟弟需要照顾。不得已,我就这么成了当家姐姐。那时,我和弟弟都在村里的小学上学,中午学校不提供饭食,我们都只能回家吃。我奶奶和我爸关系恶劣,根本不会给我们做饭。村上也没有饭店可去。没办法,有时候我和弟弟就只能吃早上剩下的饭,勉强吃一顿就早早回学校。有时候我俩也会用开水泡昨晚剩下的冷饭,再放点梅干菜或者榨菜吃一顿。现在想想,还真有点像日式的茶泡饭,只不过我们加的只是白开水而已。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都陷入没饭可吃的境地。好心的令居看见我们可怜,偶尔会叫我们过去吃饭。但这也绝非长久之计。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渐渐地,我也萌生出了自己做饭的念头。
刚听到我的想法,妈妈表示怀疑和拒绝。可是一想到现实,她也只好妥协,并决定用一个晚饭的时间教我做饭。真的就只是做饭,没有教炒菜什么的。
做饭这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简单的就是只要把饭煮熟了就成,难的是把饭煮的好吃。此前,我从未想过煮饭有那么多门道,可自从迷上看日本的各种美食电视剧后,才得知想要做出好吃的米饭,需要经过很多如仪式般的过程,如米饭也需要按摩,要根据米的品种选择水质、炊具等等。做饭不易,真的粒粒须珍惜呀。
也是应了“看花容易绣花难”那句老话,第一次做饭,算不得成功。水放多了,煮成了粥饭结合物,粥不像粥,饭不像饭,所幸还能勉强入口吧。不过,自己做的饭,不论做得如何,吃到口里,每一口都感到很幸福,那味道不比米其林三星的差。而这,也极大地加强了我的自信。
慢慢地,单纯的做饭已经满足不了我的欲望,炒菜成了我的下一个目标。我不想劳烦母亲,便开始可以在母亲做饭时紧盯着一切,牢记每一个步骤,工工整整地记在小笔记本上,又对照母亲做菜的步骤,反复修改,以臻完美。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会反复询问。母亲也会耐心教导我,让我消除疑虑。
很快,我便觉得时机已然成熟,决意自己动手炒菜。我决定挑战最简单的炒白菜。首先,先把白菜且片,我拿起菜刀,一刀一刀小心翼翼地切,生怕切得长宽不一。切好后,开火,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母亲没有告诉我该倒多少,我也没有器具可以测量,全屏感觉。私以为倒得多不如倒得少,所以油最终倒得不多。油热了以后立刻放入白菜梗,先翻炒一会,然后再放入菜叶继续。等到菜叶也开始瘪了,放入一点水,烧开了,放入盐等。第一次炒菜没有经验,最好一点一点放盐。味道合适了,便可以出锅啦。
晚饭回家,当老妈尝到这道炒白菜时,很是意外,也很是欣喜。连说味道不错。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但可以肯定的是,之后的我,一直都在学习做菜。喜欢去书店里看菜谱,遇到喜欢的才赶紧记下,匆匆跑到市场买材料回家试验。旅游在外,最爱探寻当地的美食,觉得好吃的,赶紧请教大厨,回家之后就做给父母吃。在泰国的一年,还在清迈当地报班学泰式料理,学做最喜欢的木瓜沙拉和冬阴功汤。食物,是连接我和家人的纽带,紧紧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也曾经有过天真的想法,要是找不到自己合心意的工作,那不如开个小饭店,做个小厨娘,做自己喜欢的食物,让身边的人感受到食物里的温度与爱意。也可以开个小小的甜品店,用美味的甜食抚慰在城市中那颗操劳的心。
食物,通过食道,直入内心,化作身体的一部分。它是我们活着的养料,也是温暖身心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