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然而她的降生给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家庭带来的却是无尽的苦恼。封建意识、封建文化作用于她身上的注定的是要么顺从地接受,要么在反抗中冷淡地度过。在她的记忆中,她的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作者的父亲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女儿以及对待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她是在缺乏爱,缺乏朋友的环境中成长。只有祖父笑眯眯的眼睛和他的慈爱才是萧红童年唯一爱的记忆。所以当祖父死了的时候,“好象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
在这篇小说中,描绘了黑龙江一个偏僻农村发生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再现了封建地主的暴虐,封建制度的残忍以及封建思想的毒害,更有日本人的残暴。
这里的农民的命运,蚊子似地生活,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钱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了食粮,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在这个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人类像牲畜一样,由着自己的本能生活着。有一句话这样说,我们要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然而在这一篇文章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求着生存,只要可以活着,并没有什么其他所求所想。
更有甚为,在这个乡村里,女人没有丝毫的地位可言,金枝在沿河受到的痛苦,麻面婆在二里半面前的怯懦,月英在由美变瘫之后丈夫作为,王婆在对老赵三失望及儿子枪毙后的服毒,五姑姑的姐姐在产子时对于丈夫的惧怕。甚至在写麻面婆生产时,还写道“等王婆回来时,窗外墙根下,不知谁家的猪也正在生小猪”这是把女人与牲畜动物看做一类,是生产的工具,欢愉的工具,而不是把她们当做真真正正的人来对待。在他们的思想之中,女人是为男人服务的,与猪马牛羊并无差别。
这里的孩子不是生命的延续,更不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或许只是为了多一个劳动力,或许是没有避开的措施,总而言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得到应得的的疼爱与关心。王婆的女儿小钟与铁犁跌在一起,王婆却眼见着她的血冒着气从鼻里流出,讲像一条狗被车轮轧死一样;金枝的女儿小金枝来到人间才够一个月,就被爹爹摔死了。仅仅几天的小生命!小小的孩子睡在许多死人中,他不觉得害怕吗?天黑了!月亮也不来为孩子做伴。金枝的母亲在女儿败坏了菜棵时,便去爱护菜棵了;赵老三的儿子平儿也因穿了父亲的长靴被谩骂,只能雪天光脚回家。五姑姑的姐姐,她由于生产仿佛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刑罚一节,何为刑罚,是做了错事及坏事之后才受到的处罚,而这里刑罚的具体内容却让人真真的害怕与恐惧,因为这里的刑罚是怀孕产子,在如今的社会中,怀孕生子乃是一对夫妻亦或者说一个家庭最重视且倍感欢乐的事情,在这里却是黑暗与污秽之事,甚至会受到刑罚。而这也似乎仅仅是女人受到的刑罚与男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更为深刻的表现了女人地位的低下。
老赵三由于将小偷打断腿进了监狱,出来之后之前成立镰刀会的反抗精神已经被打压殆尽,比以前更为怯懦;王婆在听闻自己女儿死后也变得唯唯诺诺;二里半在妻、子惨死后仍然谨慎的生活。;金枝在赚钱后母亲的相劝;这一切或许是中国人的通病罢了。
然,在日本人到来之际,他们烧杀抢掠,强奸幼女,杀害青年,甚至将大肚子女人开膛破肚弄红枪会时,在苦难中倔强的老王婆站起来了,忏悔过的好良心的老赵三也站起来了,甚至连那个在世界上只看得见自己的一匹山羊的谨慎的二里半也站起来了……这些蚊子一样的愚夫愚妇悲壮地站上了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前线,蚊子似的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的为生而死了。
或许他们的骨子中,血液里还有着最原始的单纯的善良,因此在老王婆将老马送去屠宰时的伤心,在赵老三将青牛卖人时的无奈,在赵老三为平儿多背鸡笼时的关心,在老王婆听闻儿子枪毙时的服毒。种种都有着单纯与美好。
鲁迅说这是体现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而在我看来,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以造就了特定性格地人物,在现如今的文明社会中,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