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和我
民国时代和我的结缘,就在去年的今天。
偶然翻起来了一本书,《苦雨斋文集-俞平伯卷》,苦雨斋的名字听起来酸酸的,不知就里的人可能会有矫情的感觉。
其实不然。看到俞平伯文集,我第一时间就想到文坛上大名鼎鼎的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另一篇的作者是,凡是上过中学的同学们都如雷贯耳的,清华大教授朱自清先生写的。我仔细看了俞平伯的这篇文章,很明显,有明清散文的味道,还夹杂着西方哲学式的对自己本身的关照和思考,同时还必不可少的有着儒家传统文人的价值考量痕迹。颇为有趣!在兴趣的指引下,我通读全书,他的《红楼们探究篇》和对于沈复《浮生六记》为何能以“真情”,敢以“真情“来表达,成为传颂至今的名篇,做出了很“合理的”解释。
平时看书,我没有看序的习惯。
这次可能是闲极无聊,看了一下,结果立刻被序文的风格和文笔所吸引,行文俊逸,洒脱,文采飞扬。我记住了序文作者的名字-孙郁。后来我才知道,孙郁在民国研究方面,绝对的大名鼎鼎,他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他的主要著作《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都在业界具有极高的地位。孙郁,就像是串起珍珠项链的那根绳子,也可以说是个向导,带我领略了民国时代奇伟瑰丽的天空。我搜遍了他的全部著作,按照他的指引,我看到了民末清初的文学生态,在面临外来世界的冲击时,举国上下完全蒙圈的感觉和感受,文人们很自然的分化成了左中右,左中右又在不断的变化,求新求变成了主旋律。我也知道了鲁迅下的暗功夫,知道了沈从文的希腊小庙,曹禺的宿命之舟,更了解了朱自清,许地山,郑振铎,周作人,废名,萧红,张爱玲等等一大批灿若繁星的民国大家。
就拿朱自清来说,他的《背影》几十年来入选中学教材,自不必提。他写得更好的,《给亡妇》却鲜为人知。原来美文是这样的,没有华丽深刻隽永的辞藻,只是白开水一般朴素的语言,白描一般地告诉我们那个画面和事情经过,画面清晰如在眼前,事情的发生和发展清晰无比,而又自然而然,似乎司空见惯。但让人读来却那么的感人,那么的动人心弦,仿佛他的夫人的一举一动,宛若在眼前,不禁让我想到,追悼会上常用的一个词:音容宛在。写到这里,插一句,很多人说高手的人物素描比照片更逼真更像,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高手能抓住模特的神韵。
一等一的好文章,其实是写境界的,比如爱情,比如亲情,你我都理解,但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朱自清的理解就是他的理解,从他的理解里分明可以看到传统的,袅袅的来自中国水墨画里的荷塘,月色,送别时的十里长亭依依惜别,此一别山高水长,不知何年何月再相逢。可贵的是,他做文章的情感控制力极高,仿佛是走在苏州园林曲曲折折的游廊上,透过一扇窗户,看到一片风景,再换一个,风景随之变换,移步换景,自一斑而窥全豹,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也像是一座冰山,初始看到的只是海面上的那部分,殊不知海面以下还有数十倍,数百倍体量的冰山在。所谓我手写我心,心里有了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写下来表达出来就好了,我们应该感谢朱自清先生,是他让我们透过他的文章,更清楚的看到了我们自己在那个时段的样子,仿佛时光从未隔开朱先生和我们,因为情感是想通的。
未完-待续。。。
再读鲁迅先生
上学的时候,被鲁迅折磨的很久,以至于见到他老人家署名的文章就退避三舍,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它的文章有两大特点:1.全部要求背诵;2.错字别字到了他的文章里,都是对的,总要冠以通假等等理由来彰显正确,简直就是不讲道理。
还是通过孙郁先生的介绍,重新拾起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来看,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增加,我惊奇地发现,他老人家下了太多太多的暗功夫,我是不知道的?比如他的翻译作品,比如他的木版画收集,比如他的碑帖拓片收集,都是一等一的专家和大家。最让我觉得有趣味的是,他的小说和散文,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等之外,他的《伤逝》,他的《在酒楼》等等,都让我看到了鲁迅除了金刚怒骂形象以外,还有着铁汉柔情,甚至是愁肠百结,读来让人唏嘘不已颇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