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完一本好书,一篇有用的文章,如果不加以记录,总结要点,过没多久就基本上忘记的差不多了。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记忆,让我们在阅读时更加有效,记忆的更多呢?
当然是有的!
在讲阅读方法前,一定要避开一些常见的误区,其中有两点:
误区一:把书读完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书中的方法,才是高效的阅读方式,能够运用书中 20%的核心达到 80%的效果。
我们需要理解这本书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核心信息?解决了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解决了什么实质上的问题,而且立马能够用。
有效阅读的核心是通过书中的知识、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阅读前后我们行为上得到了什么改变?书,最终是为了“服务”我们,让我们成长、进步。
误区二:从第一页开始读
很多时候,我们会跳过作者的自序,从第一页开始阅读,往往很难“撑”到我们感兴趣的章节,就放弃读下去了,然后又翻开一本新书…….并没有让自己有多少改变,是吗?
你还知道阅读这本书的初衷吗?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希望能够获得哪方面的改变?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啊,用书中的方法改变自己的行为,让方法服务于我们才是目的。
人,才是书的主人,让书为我们服务。
那怎么样能够高效阅读?
首先,最重要的是,阅读前的主动思考。
你生活上、工作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希望通过这本书里作者所说的内容,给出的方法,与自身联系起来,学到能够尝试运用起来。
高效阅读四步法:
第一步:10分钟通过四大版块了解本书概况
- 封面/封底
- 通过书的题目、小标题、荐言等,大致了解这本书作者主要讲什么内容?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 目录(核心逻辑所在)
- 整本书的“逻辑全景地图”在此,每一个章节主要讲解了什么概念?作者是如何推演讲述的。
- 序言
- 结合目录看,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整本书是如何展开的,核心是解决什么问题?指引读者应该怎么看这本书。
- 结尾
- 全书的概论总结,再一次讲解这本书的逻辑。在最后篇章,作者往往会把更多想说的话写在此处。
第二步:先自己写答案,再看作者给出的方法- 大致了解本书提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并不是马上就看答案,而是自己先写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先不讨论对错的问题,我们应该阅读前思考,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你会怎么做?哪怕只是几句话,也要写下来。
- 接下来,正因为你写了下来,就会带着一种好奇心,和作者的观点与方法相比较,看看你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作者是如何做的?为什么他的方法就有用?
第三步:以慢为快,理解为主- 高效阅读不代表会“快”,理解才是目的,一味追求速度,又有何用?所以,我们需要“慢功夫”(花多点时间)去发现真问题,思考能够打开脑洞的论述,使用书中的观点与方法,从行动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点滴进步慢慢改变。
- 当遇到有启发的观点时,我们从三个层面进行思考
- 现象层
- 作者的观点与方法,与自己之间差别在哪里?
- 原因层
- 思考这个方法为什么有用?作者为什么能够想到这个方法?你该提出这个方法有用的假设前提,不管你的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关键是能够促进我们的思考过程,内化于心。
- 行动层
- 思考:这个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在哪里?可以运用到哪个领域?通过一些记录笔记app(如印象笔记)将相关同系列的方法整合到一张行动清单,汇总在一起,促使我们在行动上的改变。
第四步:判断是否精读- 这本书是否值得全部读完?一般来说,掌握书中 20%的精华,就能获取 80%的核心内容。如果觉得本书能够打动你,能够解决你碰到的核心问题,而一些开脑洞的问题值得细细品味思考的话,那就该全部阅读完,甚至重复阅读几次。
人,是书的主人,书是为人服务的。
阅读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参考使用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不然你花了时间精力阅读,不去用,那仅仅是图个享受吗?
所有的阅读是从使用开始!使自己改变,将知识内化,成长进步……从当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