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
有一个女子,回家向她妈妈抱怨,她和她丈夫的关系越来越冷淡了。她越是对丈夫关心,她丈夫越是不和她说话;她越是想要丈夫的体贴,她丈夫越是逃避。
她妈妈听了他们的夫妻生活故事,什么也没说,就带她来到了海边的沙滩上。让她用手紧握一把沙子在手中,之后再让她展开看看手中还留有多少沙子。
女子摊开手掌,却只剩下很少的一点沙子。很是疑惑不解。
妈妈对她说:“爱情就像手中的沙子,你越是用力握紧它,它就流失得越快,张弛有度、松紧合适才能维持一个长久的婚姻关系。”
类似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听过或者看过。但是,对于亲密关系,我们真能做到张弛有度的又有多少呢?
亲密关系是人类独有的最大财富,对所拥有的东西患得患失是一种本能,道理谁都能理解,但真到自己陷入其中时,紧紧地去抓住就是一种本能,很少能觉察到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的现状。若能完全的抽离出来,置身事外的处理问题,要么受过极大的心智训练,要么就是真的事不关己。
曾经有一对年轻人,十分相爱,可是要结婚的时候,那个姑娘突然嫁给了别人。男孩子伤心欲绝,不知道怎样才能够继续活下去,准备寻短见的时候,佛祖出现了。
佛祖让他看前世,他看见一个年轻姑娘躺在海滩上,衣不蔽体,已经死去了。
一个人经过,看见了,便叹口气走了。第二个人经过,觉得十分可怜,便找来了一块布,盖在姑娘的尸体上面给她留些体面。只有第三个人经过的时候,费了好大劲,挖了个坑,掩埋了姑娘。
佛祖就跟男孩子说,第二个人就是你,你找了布盖上了她,所以这一世你和她便有了感情上的纠葛,可是她要嫁的,要用一生去回报的那个人却是掩埋她的那个男人。
生命因为完美的爱情而圆满,两个人像这样相爱过,如果因为外在环境,即便最后却不能走到一起,那么他只是那个为你盖过一块布的人,缘分只有这么多了。
此外,如果两人真心相爱,不会因为两人的差异而产生矛盾,就此而必须分开。“覆水难收,破镜难圆”,不过是本就不那么爱而已。不够相爱的人,就算是你比他聪明都是原罪,都能成为分手的理由。
年轻的时候,我们会做很多选择,就是那些看起来很随意的选择,比如选择什么学校上学,选修什么课程,聚会中选择和什么人交谈,选择做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时候谈恋爱,选择和什么人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就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人生的轨迹。
对于亲密关系的选择,总是会受到原生家庭和亲近朋友的影响,我们最直接的参照模式,就是父母的相处模式,或者亲近朋友的亲密关系相处模式。特别是吵架的时候,不自觉的就进入到父母那种吵架模式中。
如果两个人要走一百步才能到达爱情的彼岸,那么我现在能做的,就是静静的等待,做好我自己,直到那个习惯主动、愿意先走九十九步的人走到我面前,我想我会鼓足勇气,走完最后一步。
做一个懒一点的佛系随缘的人,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