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罗胖在“得到”2号知识发布会上讲到《盗火》这本书,继而讲到了“心流”这个概念。罗胖如是说:
“我相信各位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一个时刻自己注意力就特别集中,灵感爆发,怎么打怎么有,能够发挥出比你平时要超越得多的水平,这种时刻,心理学界有一个词,叫‘心流’。”
在工作生活快节奏各种忙的今天,要是能随时随地进入心流该有多爽。哪怕不能随时随地,一天之中能有一两次进入心流都是极好的。相信这是大家的心声。那么,如何进入心流,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今天阿丢就带你拿到“心流”大门的钥匙,带你超神带你飞!
我们先把罗胖的发言整理一下,可以得出以下三方面信息。第一,心流是指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第二,进入心流状态,意味着会超水平发挥。第三,超水平发挥,赖于注意力特别集中,灵感爆发。
其实所谓进入心流,不过是保持高度注意力而富有灵感,这是我们从罗胖这里可以得出的。关于注意力和灵感的问题,我们先放一放。假设我们已经拥有高度注意力并富有灵感,这意味着什么?高效率。因为高效率所以能超水平发挥,因果关系。
思维深化一下,效率指向的是“量”,而水平指向的是“质”。这里可能有理解难度。举个例子,一个设计师,一天能做2个图,另一个设计师效率更高,一天能做5个图,效率表现出来就是图的“量”。两个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如何?水平表现出来就是图的“质”。
读到这里,大家不免会想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引起质变。没错,高效率和超水平更本质的关系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只有我们分析清楚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也就能更透彻地理解“心流”的效力,更明白注意力和灵感在心流里发挥的作用,方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注意力和获取灵感。
你也许会有疑问,“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我懂啊,中学政治课本都学过,‘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当量达到一定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是的,你所说的这些都对。但关于“量变质变规律”存在一个思维误区:当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质变。自问一下,你是不是这样认为。
既然阿丢说它是思维误区,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呢?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量变引起质变是指,当量发生改变时,质就在发生变化。
PART 2
让我们通过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例子来理解。比如,你的饭量是两个馒头。吃完两个馒头你就饱了。是你在吃完第二个馒头后的一瞬间从饿变饱的吗?肯定不是啊,每个人进餐都是一口一口吃慢慢变饱的。第一个馒头吃完后虽然你并不觉得达到饱了的状态,但不能说第一个吃馒头不起作用。仅是表面看起来是,我们吃第二个馒头后饱了。如果只停留在表认识,我肯定对你说,“我们不吃第一个馒头,直接吃第二个馒头吧”,你肯定会发笑,因为天下间没有这般逻辑,没有第一何来第二。
质变总是便随着量变而发生的。一个例子不够的话,我们再举第二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好身体。于是,你和阿丢开始一起晨练——跑步。刚开始,我们一口气只能跑1千米。后来随着锻炼,身体越来越强壮,竟然一口气能跑5千米。从能跑1千米到能跑5千米,是身体强壮的结果。而身体强壮是因为每天坚持锻炼的结果。一天复一天,体现的是量,身体是质。量变引起质变。身体是一点点强壮的,断没有突然强壮的道理,至于基因突变而变得强壮,那是科幻故事,跟我们所说的锻炼无关。
单就一次跑步而言,你能跑5千米,当你跑了3千米时,开始感觉疲惫,至于疲惫的原因,跟前边跑的每一步都有关,断不是突然疲惫的,之后的两千米也是,你的身体状态一点点变化,直到你一步也不想再跑。
好了,举了两个例子,相信你有点接受量变与质变是在同时进行了。但我还要举第三个例子,纯物理学的例子,以保证论断的科学性。前面两个例子,都跟人有关,为了避免有人论及意志、感觉等带有主观色彩的方面。
我要举的例子就是烧水,这是个大家都熟悉,动手做过的事。我们知道在标准大气压下,当水加热达到100度,水沸腾并汽化。那么,你可能觉得水在100度时,形态发生变化,这就是质变吧,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质变没错吧。
汽化算是质变标志的话,水温从0度到100度都可以发生汽化(除了绝对零度条件下分子停止运动,都可以发生汽化)。这种汽化叫做蒸发。沸腾现象与蒸发现象的关系是,沸腾现象中包含了蒸发现象。液体的温度就是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之一。随着水温增加,蒸发而加速。蒸发现象尽管有时看起来不明显,但水的质变是不是也在发生着?
我们所说的质,是指一种规定性,通过事物的属性来表现。形态属性变化可以表现出质的变化。同理,温度属性也可以表现出质的变化。水在加热过程中,纵然还没变成水蒸气,但其温度变化已表明质的变化。30度的水和90度的水,看起来没啥不同,但你用手摸一摸,就能感到质的不同。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人因为自身问题,或许不能感到质的变化,但不能就因此说质没有变化。至于事物的化学变化,相比于物理变化,不过是发生更剧烈的质变——连内部结构都破坏了。
相信你对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更清楚了。现在你回想下前文指出的思维误区,试想其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身陷该思维误区往往会导致我们片面注重效率,即量的积累,而忽视事物质的变化。总想只要积累到一定量,质变自然而然发生了。此种情况的下的质变,只不过是你不费力就能发觉的质变罢了。事实上,如果你把一定的注意力放在质的方面,你会更早地看清质变。
PART 3
看不清质变有啥不好的影响,下面开始说道说道。
其一,质变又可以引发新的量变。还是举跑步的例子,你如果不关注身体素质的变化。当你在锻炼的第二个月,明明每天可以轻松跑下2千米,而你还在保持1千米的量,锻炼效果自然不能更好。
其二,质变是有方向性的。有些质变是好的,有些质变是坏的。跑步的例子还是能说明问题,当你每天跑2千米正好时,如果你死撑着跑3千米才罢休,带来的只能是身体的损伤而不是健康。生活中很多人看起来很努力,却感受不到努力带来质的变化,原因是质的不同方向变化作用的结果。比如,你从原点向东跑了200米,又折回向西跑了250米,整个过程你跑了450米,但离原点其实只有50米的距离而已。
其三,最重要的一点:量变与质变讲得是一回事,是同一种变化的两个方面。质变是事物本身的变化,而量变是事物变化的描述。刚刚我们做运动累了,消耗了不少能量,来,开吃。给你一盘饺子,不知道多少个,你运动后饿坏了,到吃饱也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个饺子。。尽管你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个饺子,但你吃饱了,达到了目的。可见,量就是一个描述性数字而已。量与质两个方面,根本的是质。当然,并不是说量不重要,量变是对事物变化的描述,我们通过量变得以更好的把握质变。吃饭我们可以不计算量,饱了终止。但生病吃药呢,医生可不能不给病人规定量。想一想,你生病了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你,病了不用怕,这药片给你开1斤,你看着吃吧,病好就别吃了,你应该当时就想把这庸医打死。
PART 4
好了,我们终于透彻理解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让我们拾起来之前放下的注意力和灵感的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清,注意力在心流状态中的作用,即关注量的变化,更关注质的变化。灵感呢,所谓灵感是指,你在处理事务中的新思路、新见解;通过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谋求做事的高效率。即通过对事物质的进一步认识,引发新的量变过程。可见无论是注意力还是灵感,都兼顾量和质,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片面追求量的变化是很难进入心流状态的。即是说,你要想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就得对事物本身有更多的热情,以投入更多的关注。而持久的热情源于高度的责任感,这话题聊起来又是一篇文章,在此不再多言。
高度注意力意味着不被他事所扰,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由外在的辅助,比如音乐、药物或相关科技器械,使你静心凝气摒除杂念。当然,外在的辅助有可能会带来负面效用,尤其是药物。为了提升注意力,我们更须从自身入手,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水平并留意自己的注意力耗费。打坐和记录是不错的方法。
高度的注意力可以激发灵感。但爆发灵感的前提之一是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即平时留心自然与社会。曹雪芹尝言,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般道理。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再高度的注意力都很难有灵感的诞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洋洋洒洒三千言,总结一句,打开心流大门的钥匙就是,对事物充满热情并占有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源(包括知识在内)。
PART 5
文章写到这里,应该算完成了。但想送大家一颗彩蛋,即拆解一个大众困扰的问题——学习带来焦虑感。学习之所以带来焦虑感,用我们今天聊的内容来讲,就是过于在乎量的积累而忽视对质变的关注。学习这件事,越学越发现自己懂得不够。今天读10页书,焦虑,明天读20页,更焦虑。诚然,通过读书能减轻一部分焦虑,但如果片面注重量,新增的焦虑只能会更多,且新增的焦虑会更复杂更难以克服,即是说焦虑是会升级的。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靠焦虑促进你学习,解决焦虑再产生焦虑,如是循环,确实会引你走向“成功”,但那是外在的成功,你的内心并不感觉多么幸福,依然焦虑不已。
关于学习,胡适之说得好,“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之所以欢喜,是因为看到了质变。为什么古人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通过打坐一来提高定力,定能生慧;一来关注自身,看到质变(包括质变的方向性)。无论庄子还是胡适之,尽管他们对待知识的态度不尽相同,但都看到了片面追求量变的危害性。其实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做到量质兼顾,如是方能更有力量——不欺之力。只有诚实不欺,才能发现人生的意义,走在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