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备课到底备什么》(五)朱震国老师篇

备课的真正价值

今天是2019年8月18日星期日,我在阅读《备课到底备什么》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特级教师朱震国老师的一篇文章--《勇气》的备课与教学笔记。朱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有很多的感慨。


一:备课的时候,要注意文章内容的取舍。

赵立民主任曾经几次跟我说过,我在讲课的时候太求全了,内容太多,结果一个也不精彩。我当时反驳说:“我不这样讲解的话,无法面对考试。”

这几天看《备课到底备什么》这本书,我逐渐明白赵主任跟我说的话了。我确实讲的太多了,我从备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错误了,我没有注意到文章内容的取舍。

      朱震国老师在讲解《勇气》这一课的时候,意识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样的一篇文章可以讲解的东西太多了。作者狄斯尼的生平可以讲,二战和诺曼底的概况可以讲,战争的正义与否也可以讲解,但是要把这些东西在45份中讲解清晰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出取舍,在这篇文章中,朱老师围绕勇气,讲解了3个环节:谁是勇敢的?怎么勇敢的?还有不够勇敢的么?

      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本身就能体现老师的思维和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我因为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为考试服务,所以我的语文课讲讲解的比较全。但是这些特级教师,却是希望借助一节课让学生受到一次洗礼,所以他们的课程更加有高度。


二:讲课注意思维的碰撞

      我感觉朱老师非常潇洒。上课简单一说背景,直奔主题,然后在6个细节内容上,跟学生展开了对话,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进步。

      感觉朱老师对文章的解读貌似让学生做了一套阅读理解题: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谁是勇敢的?

      朱老师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就会在课本中查找答案,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勇气,所以同学们把人物都说了一遍,这样文章的大体情节就已经确定了。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他们是如何勇敢的?

这个问题出现以后,学生试图再次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但是他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难得问题。因为答案不是非常清晰,这样的问题下,学生只能在细节中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进入了句子分析环节。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还有谁是不够勇敢的?

这个问题,迫使学生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其实有点联系生活的意思了,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得分。


三: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语文课。

      朱老师对语文的理解,境界比较高。他认为,有的语文其实是讲解不了那么清晰的,老师以为自己讲解清楚的语文,其实可能并不是真正的语文。有的语文,可能注定是讲解不清楚的。

四:总结

看完了这一篇文章以后,我再次受到了心灵的洗礼,感觉这本书中的老师们,一直在给我醍醐灌顶般的教育。从教十一年,这是我对语文思考最为深入的一次。特别开心。

                            20190818下午


��nT��"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阅读了肖培东老师的一篇文章《那儿,多余的东西是没有的》,这篇文章是肖老师讲鲁迅先生的文章《祝福》时写的教学手记...
    龙之崛起阅读 1,937评论 1 17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34评论 3 13
  • 2018-2019学年上期二年级教材培训解说稿 各位老师早上好! 转眼就是一年,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里,共同学习新教...
    寒烟冷月阅读 3,226评论 0 2
  • 基于学生学习共同体培育语文生态课堂文化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
    火车头123阅读 2,060评论 0 8
  • 这阵子,写了两篇“雨”发了朋友圈。 不知是否多雨时节会触发人忧郁的心绪,或是雨天只是个契机,让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素面朝人海阅读 5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