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经说过网易云音乐产品上的成功,更多是从前端(可见)、易操作(UI、产品功能)、用户需求层面来说。N 多评论文章都往这个角度出发,但如果认为单纯这两者要素就能让产品成功,那就有点天真。
比如确立了用户分享音乐为差异化定位,总得让人上传歌曲嘛,可是让谁上传,上传什么歌曲,才能让产品良好快速运转下去呢 —— 即有人上传内容→ 这些内容吸引围观者 → 围观者上传别的内容 → 这些内容吸引更多围观者。
再细化上述内容
- 第一波人是什么人,上传什么歌曲,需要吸引什么人来?凭什么能自然吸引第二波、第 N 波……
- 单纯一波人就能持久将网易云音乐玩下去吗?如果不是,那你觉得至少有几波不同的人分享,分享什么内容呢?
再细化细化上述内容:
- 第一波人上传和吸引过来的人,是人为创造(无中生有创造双方连接)?还是双方本身就有来往密切呢?第二波上传者看到第一波上传者歌曲和围观者的互动,他们是出于习惯、社会认同(同伴行为影响)、互惠、权威、金钱利益、生死存亡、稀缺、内在动机(兴趣)哪些因素导致他们的行为转变 —— 到这个网易云音乐平台上传。第一波和第二波上传者你觉得类型、两波上传者和围观者之间的关系是应该差异大,还是差异小呢?
好吧!还是解开谜题,这个还是由当年网易云音乐另一个操盘手王磊回答
第一批用户是他们从“各大音乐论坛或音乐平台拉来的音乐达人”。借助王磊在音乐圈的人脉,他们召集了“20多个中国最好的DJ”在网易云音乐制作上传歌单,这很快引起用户的效仿,更多音乐爱好者进入云音乐,制作自己的歌单。
“在1.0版本中,我们为了激励一些意见领袖创建歌单,会将他们的歌单放到首页推荐,这样歌单的收藏量和播放量都会快速增加,这对于创建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当然,除了来自“知音”的欣赏之外,歌单制作者也会收获其他用户的指责,如“不将某某歌曲放入该歌单,实在是一种败笔”之类,此类挑刺和回应衍生出了用户互动,在朱一闻看来,这是“音乐社交的雏形”。
DJ 本身就是挑歌好手,类似分享歌曲给大家,吻合云音乐定位。而第一波 DJ 自带 KOL 光环,一大堆粉丝就会过来评论围观。第二波 DJ 看到同行还可以这么干(社会认同、同伴行为),还能收到别人的欣赏(做 DJ 内在动机、成就感莫过于自己点的歌有很多人欣赏,我估计之前几乎没人用文字对 DJ 表达他们的热爱),接着在云音乐上传,如此如此,就会形成正反馈闭环。
这是我认为云音乐第一阶段用户运营传播。
第二阶段就是模式迁移,让不同类的粉丝互动,成为歌曲/歌单供应者。这样的好处有什么,或者说为什么必须这么干:
- DJ 人数那么少, 经验有限。 再好的 DJ 也不可能覆盖所有听歌场景,尤其是情绪方面,比如上面提到为啥不加某某曲。同理为什么网易云音乐不做太多人工编辑歌单,更多精力放在推荐用户上传的歌单
- 粉丝不再只是围观者,成为供应者意味着不同圈子的粉丝互动产生出更多互动、更多上传,如此形成更大正反馈,众包方式涵盖更多听歌场景、情绪表达,比如:
用户们将自己不同环境不同情绪下编制的歌单纷纷上传网易云音乐,仅从歌单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种创作方式的喜爱,除了比较常见的如“陪我走过失恋期的那些歌” “治愈系歌曲”等表达情感需求的歌单之外,还有类似于“冬日晒太阳织毛衣必备金曲” “午后喝咖啡最适合的歌单” “老年棋牌室必备金曲”等适合不同环境的歌单。
当然怎么高效实现,之前提过从豆瓣 FM、虾米歌单 API 导入到网易云音乐,再加上产品运营鼓励,这样用户上传歌单就比较容易了。
总结:
- 网易云音乐用户推广第一阶段:找已经具备吻合产品定位、实现功能操作的人群(DJ 和粉丝),双方关系本身就存在而非人为无中生有创造,且产品能更好解决供应者和粉丝需求(有更多人欣赏和能在一个平台上听到好的 DJ 歌曲),借用社会认同和内在动机(成就感)吸引下一波,重点服务供应者(让其上传 N 多歌单),而非粉丝(让其关注 N 多歌单)。
- 网易云音乐用户推广第二阶段:让不同圈子围观者成为供应者,这时可以人为创造机会,解决供应障碍,让更多人接触更多供应者内容,重点服务粉丝(寻求好歌曲用户),让其关注 N 多歌单,而非供应者,比如激励供应者上传 N 多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