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连2排—阿雅)
01
进行动营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收获什么。
彼时的我,时不时写几篇酸不溜的文章,发发文艺女青年的感慨,看似轻松潇洒、笑谈人生,实际上对于未来的路,我茫然无知。
彼时的我,如猫叔公众号里分享的朵娘一样,正处于全职带娃的焦虑期。与世隔绝、身无长处、情绪波动,似乎就是我的写照。因为我没有经济收入,家里一切开支都要靠老公的工资维持,确实如朵娘说的“贫贱夫妻百事哀”,经济压力大了,两个人的情绪都不会太好。我想要改变,可是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
彼时的我,看到一个微信好友发了猫叔的剽悍行动营正在招募的通知,我原来对猫叔有点耳闻,还关注了猫叔的饭团,但可能是层次不够,对于猫叔的那些“影响力”建议,我始终没办法完全理解。我也可以有影响力吗?我从没有想过,也不敢想。可是我的那个微信好友就一直为猫叔背书,因为我和她学习的内容有很多重合的,所以对于她推荐的,我还是比较信任的。当然,我自己也侧面查了下网上的风评。很多人都说“猫叔的社群还不错哦”,至此,我决定:入营。
02
开始的10天清单阅读输出,真的挺考验人的。以前我虽然经常看书,但基本是一周一本,速度很慢,从来没有一天输出过一本书,但是看到老铁们说有人在沙漠里还打卡,我觉得我不能打卡有点说不过去了!
思路定了,行动就得跟上了。开始时积极打卡是怕押金不退,后来是看着大家竞相打卡,自己晚打卡就心里着急,于是逼着自己快速阅读、提炼要点、阐述观点,然后朗读录音。
这个过程跟完,发现其实很锻炼人。首先,你必须能快速提炼观点。可以不读完一本书,但阅读速度要快。其次,你要把观点揉烂嚼碎了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我开始做的不好,观点提炼不出来,只能抄书里观点。后来我发现,如果你一直抄别人的,那就永远是别人的东西,变不成自己的东西,所有我尽量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观点,然后阐述。最重要的是,我开始练习语音朗读了!这真是我从没有想过的,因为我对自己的声音一直没有自信。当然,这个效果目前还不是很好。但至少前进了一大步,让我重视用嘴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熬过了阅读输出,就到了主题写作阶段了。主题写作,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材料里找出自己想阐发的点,然后围绕这个点展开论述。它打破了清单阅读输出的格式限制,让大家更加自由的表达。我以为格式自由了会容易写,后来发现没那么简单。你得先提取一个点,然后展开写。观点很好提炼,因为内容组都会按要点编辑好,但是如果把一个点阐述的有深度,也很考验写作功底。
在主题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太擅长严肃的论述,偏向一些轻松、温暖的风格。所有我的几篇主题写作都是故事,没有例外。这也算是一个发现吧,让我探索出自己的写作风格。
03
写的时间久了,会发现写起来越发轻松了。行动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逼着我们密集输入、快速产出,这对个人写作能力提高很快。笔杆子确实是需要练习的。现在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文章,似乎都不会怕了。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写完,也比以前用时缩短了。
除了自己写作上的练习提高,还有很重要的一环是和大咖链接,学习如何写作、演讲。我经常喜欢把自己比喻为“井底之蛙”,因为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就会觉得自己的天空最好、最美。可是听过那么多牛人分享、看过那么多老铁的文章后,我才发现,其实世界很大,牛人很多,真的不要骄傲。
从前辈们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比如赛男老师分享的演讲技巧,我就觉得很实用。对于演讲小白,也可以马上上手。其他老师的分享都是如此,如果能领会了,肯定受益无穷。
04
猫叔一直强调“利他就是利己”,我听过,但是不理解。在行动营进行过程中,我似乎慢慢理解了这一点。“一个人走的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原来的我总是喜欢单打独斗,不喜欢和别人链接。但是在每日打卡的过程中,我收到很多老铁的点赞和评论,别人让我感受到了鼓励和认可。而在做评论小助手的过程中,我也试着慢慢打开自己,和其他老铁交流、评论、点赞,而且乐哉其中。个人的成功只是个人的。猫叔的文章里说,你有多成功,取决于你能帮助多少人成功。我现在还不能帮别人“成功”,但我总可以给别人鼓劲,让别人在写作上不断进步,从某种方面来说,我也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我影响的人多了,和更多的人有了互动和链接,想必成功也不远了。
开始时我只选择“相信”,却不知道在行动营会收获什么。但是现在,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明白最重要的就是去“做”,还是那句话“做就对了”,说的再多也没用。路不是一下子摆在面前的,天命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路。
祝我们行动营各位老铁都能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