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德小姐》大大小小横扫了上百项大奖和提名,却在今年的奥斯卡五项提名上颗粒无收。
但这并不影响它是我今年心中最好的青春片。
坦白来讲,这部电影中的青春元素,即爱情,偷尝禁果,与父母争吵,和朋友吵架又和好,在其他的青春电影中也有,并不新奇。
但它既然作为我心中今年的最爱青春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反抗成功和迷失。
要知道在中国,我认为能够代表最真实的青春片,应该是《十三棵泡桐》,至少大部分人都是那样过来的,你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里面的人都清一色的灰头土脸,蓝色的校服松垮的穿在身上,聚团抱伙,混日子和学习,就这么平淡的过去。
中国古代神话中最有反抗精神的是孙悟空和哪吒,但我们都知道反抗的后果,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来护唐僧西天取经,成斗战胜佛。哪吒大闹东海将三太子抽筋扒皮,惹怒龙王水漫钱塘江,为了父母和钱塘江百姓,哪吒剃肉削骨,后来太乙真人使他重生。
而14年的一部小众电影《少女哪吒》,里面的女主之一——王晓冰,是我见过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一位角色,她是经历过惨烈叛逆的顽童,来对抗周围虚伪的一切,也用割腕自杀的方式来把极具灵气的精神肉体停留在了十七岁。
伯德小姐与母亲争吵的这条支线是从头吵到尾,有人说是青春期碰上更年期,但是在我眼里,为什么大家都在青春期那段时间与父母吵的最凶,是因为都想摆脱父母在这十几年对自己的控制,或者说,离开父母在自己身上留下的那层影子。
伯德小姐很有趣,她的母亲也很有趣,两个人的性格都是处在一种矛盾之中,不管对谁都能刻薄毒舌起来,但一旦触碰了心中的那个点又柔软的不行,立马溃不成兵。
这也说明了为何在电影里伯德小姐看上去有点小神经质,因为影片里伯德小姐所有的大吵大闹大哭大笑都是反抗因素的觉醒。
从要改掉自己的名字叫“伯德小姐”
讨厌老套机械的祷告
发现交的第二任男友其实是个老手并不把她当回事后还是执意要与他继续交往
逃离“萨克拉门托”去纽约
幻想自己住进朋友祖母家的漂亮房子
虚荣心作祟让她和交际花同学交朋友
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抗拒当前最真实的自我,她并不接受在青春期里那个看上去又蠢又傻的自己。
她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免不了迷失,迷失感会让她犹豫该不该做这些事情,但是对于伯德小姐而言,你只有先去做,才能够知道最后的结局如何,就像她抛弃了朱莉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朱莉才是她自己最好的朋友,无可取代的好朋友。
很多时候父母都在告诉我们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尤其是在青春期时候的迷茫阶段,你在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但我更希望大家都像伯德小姐那样,不该有任何一个人来告诉你所选择的是否对错,能告诉我们的,唯有生活的结果而已。
伯德小姐其实一直在渴望母亲对自己的认同接纳,这很像多数女生和母亲的相处方式,一方面觉得母亲不懂自己与之争吵,摩擦不断,另一方面又害怕母亲不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给出错误的建议。
就像在试衣服时候的那句:“我只是希望你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如果这已经是最好的我呢?”
对于大家而言,在父母面前或多或少的带点伪装,才是与父母相处的最好方式,因为我知道,“爱我”是来自于血缘关系的必须,“能否喜欢我”才是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影片的最后伯德小姐终于成功的逃离了萨克拉门托,飞往纽约去上学,她以为摆脱了母亲的唠叨,土气的加州乡下就得到了自由,她去参加各种派对,认识各种人,到头来却发现纽约这个城市无比的清冷陌生。
人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伯德小姐终于拿出电话给母亲留言说“我爱你”,她也终于接受了自己那个平庸的名字“克莉丝汀 ”
她接受了家庭,接受了自己的名字,接受了故乡,接受了最真实的自我。
她与一切和解,她也要与未来的日子做斗争。
她就带着骄傲的姿态,个性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