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大山的故乡,有一座古老的廊桥,桥连着村子河东西两岸人家。一眼望去,廊桥满目沧桑,定然是历经多年的风雨,至今应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吧。桥下溪流淙淙响着,沿河两岸,古老的木房子掩映在绿柳其间,桥连几棵老树更衬出廊桥的古朴庄重。
桥的主体是木质结构,拱形的桥洞,桥上有十几二十根大的木头柱子,柱子之间相连着一排的厚木板,算是长凳吧。梁上依稀可见桥的建造年份:清 光绪十三年(1887年)。还有不少捐助者的名字。桥体取方石为基,松木垫底,杉木为梁,最早是方砖铺面,青瓦盖顶,左右檐下加盖鱼鳞薄板,平日里风雨难侵,蚊虫难得光顾。远望象楼房,近看似长廊,或许是因此得被称为廊桥吧。曾经是青砖铺就的桥面,让人感觉一种古老与厚重。如今修葺后却被水泥路面所替代,虽然让人感受着一些现代文明,却觉着仿佛又失落了什么。
家乡的廊桥主要还是为了方便溪两岸村民的通行,并不像一些地方,新建的廊桥只是一道纯粹的风景罢。小时候上学时,我总要经过这座桥。无论春秋冬夏,总有不少村民在桥上纳凉、休息或是闲聊,年老的、年轻的、幼小的都有。只是近年来,年轻人却少了许多,老人孩子却依然不少。想必,东家长西家短的一些新闻,定有不少是从这传播开去的。小小的村落,倘若被认为是新闻的家长里短,用不了半晌的工夫,在村里,定然是人尽皆知。这廊桥,总是村民们休闲中心,也是舆论中心。曾经有一位到故乡支教过的老师告诉我,课余时她最喜欢呆在这廊桥上,或倾听桥下溪水潺潺,或看看远处的山或两岸的木房子,或是听听村民们闲暇的唠嗑,或是带上一本书静静地看着。有时就是什么也不做,就那样静静的坐着,也是惬意的。呵,这廊桥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不知何时,也不知是谁,却在桥正中供奉了几尊菩萨,于是,这座廊桥便常常青烟袅袅,走在桥上,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的味道。特别是逢着初一、十五或是逢年过节的日子,这儿的香火总是很盛。
在家乡的廊桥上,最盛大的活动或许便是端午的“走桥”了,据说这一风俗年代久远,至于是从何时开始,还真的无从考证。其实,这“走桥”的活动我并没有亲身去体验过,因为它总是在深夜至凌晨时进行的。据一些经历过这一活动的朋友谈论起,参加这一活动的多数是中老年人,其间也有一些睡不着的孩子与青年人。他们绕着廊桥慢慢地走上几圈,边走还边念着我们总听不懂的经文,而后,还会往桥下抛洒各种食品,以棕子居多,之后还会抛洒钱币,早年间是一分两分的硬币,现在或许是一角的硬币吧。这一切是为了纪念那位伟大的先人屈原么?将来当那些老人故去后,这一风俗是否还会继续?
在家乡其他的小村庄里,也有不少的廊桥,平素也是村民们闲聊聚会纳凉的好所在。据说,在一些村庄里,村民们若是哪家新添了男丁,在春节时期,这家人便会办上一场热闹的添丁酒,并且会在村中的廊桥上,从桥头至桥尾,摆上不少特色小点心,让过往的行人尽情享用,还会在桥上进行一些请神送佛的活动。我曾经偶遇过东坑村一家村民的添丁酒,排场可真不小,村中的廊桥热闹非凡,桥上摆满了桌子,桌上有花生、瓜子、糖,还有不少炒米、炒粿片、山楂糕等当地的特产,尽管我与主人家并不熟,他们却极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过客食用。
随着岁月风雨的侵蚀,像故乡这样的廊桥也越来越少。承载着家乡文明与发展的廊桥,历尽沧桑后,她还会一如既往地在风雨中庇护着这一方的民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