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减肥见效后,便开始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从现在开始终于不用再受苦了,只要保持住,就可以永远享受减肥成果了。
但是大多数人只是把重点放在了“不再受苦”和“享受成果”上而不是“保持住”,所以他们便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觉得反正已经减掉这么多了,多吃一顿又不会怎样。从此开始,便一顿复一顿,运动也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用多说,我们也知道这样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这是因为我们在减肥的认知上存在这一个常见的误区:那就是把减肥设置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一旦达到就鸣金收兵。
然而,减肥成果实际上是心理上自我治愈、生活上建立新习惯后的副产品,伴随我们的新习惯而生。如果我们把减肥当作“一阵子”的事情来做,那势必也只会有“一阵子”的效果。
人生中有四项重要的管理——时间管理、金钱管理、情绪管理和健康管理。
正确的减肥不仅能让我们变得更漂亮苗条,还让身体更健康长寿;所以,毋庸置疑,减肥属于健康管理的范畴。
像其他三类管理一样,健康管理贯穿一生,所以减肥就绝不仅仅是为了削减体重而做出的阶段性努力,而要把它变成持续终生的体重管理。
当我们把减肥上升到体重管理和健康管理的范畴后,,我们不再不停地纠结减肥成不成功、反不反弹,而是会从长期的视角下去管理好自己的体重。
我们可以不再像减脂期间那样制定严格的轻断食和健身计划,但是我们应继续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去建立新的身体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养成随时查看食物热量表的习惯,让自己对每天的摄入做到心里有数;
前一天我们过了嘴瘾吃得太多,第二天便要有意识的吃清淡一些,能拿捏一个松紧适度的节奏,按照变化调整菜谱;
想吃甜食,可以用零卡糖甜品替代,或者找寻一些健康又低卡的小零食;
想喝饮料,可以喝鲜榨果蔬汁或者酸奶加坚果,又好喝又营养,相信改掉喝碳酸饮料的习惯并不难;
有时很难做到每天都去健身房,但每周运动2-3次还是很好坚持的,实在不行,也可以与朋友家人搭伴日行万步,说说笑笑中很快就能完成目标。
这样下来,认知的改变和健康习惯的养成还会给你带来惊喜。
徐徐在前四年减肥期间,反反复复共减掉了17斤;可自从她转变了认知,在体重管理的后四年间,却能稳定保持每年减掉7-8斤的体重,最后更是达到了她不敢奢望的99斤。
从减肥到体重管理的观念转变,促使她去坚持健康的习惯;当习惯养成时,一切就好像顺水推舟了。
2.三个月四阶段养成身体好习惯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起新的身体习惯呢?
首先,我们先要对养成习惯的时间有着预期。
研究表明,培养一个行为习惯,比如读书、写作,需要30天时间;培养一个身体习惯,比如运动、减肥,则需要90天;培养一个思考习惯,比如正向思考、理性思考,就需要180天。
也就是说,体重管理中废除旧习惯养成新习惯的过程需要90天,共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你还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反抗期,一般发生在第1到第3周。
这一阶段是的反抗是狂风暴雨式的,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身体的反抗。
对于我们大脑来说,有一个新的变化试图覆盖原有的模式,这种变化便会被视为对安全的威胁,身体的防御机制就会对此产生强烈的反抗。
如果没有心理准备,这个阶段我们便会很容易放弃。
在这个阶段,体重秤上的数字并不重要,只要你坚持新习惯,度过这个阶段,你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个阶段是不稳定期,在第4到第6周。
在这个阶段,你的感觉可能会时好时坏,有时你会感觉好像对习惯有了一些掌控感,但有时又会特别想放弃。
这个时候虽然没有像第一阶段有那么强的反抗感,但我们在这个摇摆不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别人影响,比如很难拒绝朋友聚餐,又或者为了与朋友去玩而放弃健身。
在这个阶段,意志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我们不用制定很苛刻的计划,并允许自己失败,但是要积极补救,尽量做到有80%的时间在重复并坚持习惯。
第三阶段是稳定期,发生在第7到9周。
此时因为减肥初见成效,你会变得更自信,而新习惯也逐渐被身体所接受,情绪也会变得更稳定。
可以说,这个阶段是最轻松的,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倒下”,因为这时,旧习惯的力量并没有消失,新习惯也没有站稳脚跟,我们依然要保持警惕。
最后一个阶段是倦怠期,是在最后的第10周到12周。
这个时候,你已经经历了激烈的反抗期,波动期和逐步见效的稳定期,这时便不可避免的来到了倦怠期。
这个阶段我们可能会感觉到乏力,麻木,经常会想“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就此打住了?”,所以就有很多人在这一步“晚节不保”、反弹复胖。
所以,这个阶段中,将减肥转变为体重管理的认知非常重要,只有把一阵子的事,变成一辈子的事去做,才能安然度过倦怠期,真正抛弃旧习惯,成功养成新习惯。
3.从忍受到接受,从接受到享受
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三种心理历程:忍受、接受、享受。
在这三种历程中,我们最熟悉的要数“忍受”了。
什么是忍受呢?恰如其字,心字上面一把刀,把你与那些旧习惯割裂,疼得你分分钟想放弃。
在建立习惯的第1周到第6周,我们要忍住不吃平时吃惯的麻辣鲜香,要忍住不去各种朋友聚会,要忍住疲惫坚持天天锻炼,还要忍住偶尔失败后的自责和体重迟迟不降的挫败。
这个时期,我们要注意不要掉入“破罐破摔”的陷阱,设置合理的计划并且通过做成小事来锻炼意志力“肌肉”。
过程虽然艰难,但只要行动起来,你就比别人走得更远。
从第7周到12周,是从忍受到接受的过程。这个变化是心理上自我接纳的结果。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接纳的,除了自己是个易胖体质,减肥迫在眉睫之外,还要接纳自己是个普通人,要顺应身体的自然规律,没有减肥的捷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接纳真实的自己。
内心的成长,让我们在这个阶段能相对稳定和轻松的度过,减肥成果也会越来越显著。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接受并不代表喜欢,其中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委屈和不甘。
所以大多数人对于减肥的态度止步于“接受”,当生活出现一些变数时,藏在接受下面的情绪便会伺机反扑,我们就有失守的可能性。
这时,我们就会出现减肥平台期,甚至偶尔反弹。
如果我们要长期进行体重管理,仅停留在“接受”这一态度远远不够。
从接受到享受的转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我们如何享受减肥呢?
随着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逐渐养成,我们应该把眼光看向让我们获益的地方:
比如运动让我们有时间去听些音频节目或者电子书,让大脑伴随身体共同成长,而且运动还能让我们的皮肤变好;长期控食让我们的味觉变得更敏感,不需要重口味就能吃得很满足,同时整个人也变得更清爽白净。
如果我们只关注减肥中让我们难熬的部分,那么这部分就会变得格外突出,掩盖一切好的变化,让减肥成为一段痛苦的经历,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
而只有乐在其中的享受,才是维持新习惯最好的态度,才能将体重管理变成终身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