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 theory 是心理学的一个流派,依恋学派,所有心理问题、情感障碍,都可以归结为早期对母亲或以后对某一对象情感上的倾注。通过接近更强壮、更智慧的他人来寻求安全感的倾向。
安全感,自我想法和外界吻合程度。
这样的倾向显现的方式,受早年父母与自己的关系模式影响,可能呈现出安全、矛盾或回避、混乱等不同分类。母亲和自己就是第一个存在的依恋关系,在后面的成长中即便各自发展,亲密或疏远,但是,内在那个精神纽带伴随一生。
而成功的父母,其实也是优秀的治疗师,最关键的操作秘籍就是,在任何的言行举止中,出发点为,怎么对她好,而非对自己好。在这样的立足点中,辨识并加以设置。
尝试找到那个点,不断试错是必须的过程。而非避免错误。
对孩子,请永远保持一颗谦虚的心。父母和孩子也是不断调和矛盾的一生。保持谦虚的心。
识别、纠偏、并言传身教。而自身也需要不断(心智)强大中。很多时候,子女听到的不是言语的内容,而是我们态度。
了解心理状态,可通过训练技巧提升自身的心智化能力进而达到状态的转化。
心智化,即对行为状态的反思。而觉察,对当下意识的看见,不加评判,对源认知的认知,也称做“正念”。
比如,当处于一种紧张的场景状态中,当你以自我暗示“我没有紧张”来反应时,你的应对是防御模式,但是,当你开始发问,为什么我紧张,这样的过程就是心智化,紧张会在那个瞬间暂歇(制造跳出,当即转化。)。而后面的问题是,是谁在思考为什么我紧张这个问题,则是对认知进行的认知,这是源认知。当处于这样的状态时,我开始消融不见。
你的一生存在着很多的你,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而仅有当下的你,是真实的。所以,如果以某一点来决定,实际上每一秒都是你的人生,而只有当下,你是活着的。
童年早期的真实关系(而非内在驱动力),对关系的幻想是塑造我们的基础。当时的记忆不论是否记得,那种体验储存在我们的内部。
我是如何成为我们自己的。
而这个过程会在某个状态中被唤醒而激发。无法用言语表达。不用评判,因为它自我本身内在的原因。关注自己的体验,思考属于内在的语言,而纠正,很多时候的确不在语言层面。
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的关系又分为5类,people-friend-close friend-private partner(包含且不仅限于夫妻)-soulmate-attachment partner(包含且不仅限于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