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来说说,心理学上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米谢尔教授,他邀请了600多名4到6岁的儿童,进行了儿童心理学实验:桌上有一个奖品,可以是棉花糖,或奥利奥饼干,或椒盐脆饼,给孩子们一个选择:立即吃,或等一会儿再吃;如果他们选择等一会儿再吃的话,就会得到双倍的奖励。
研究发现,不同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自控水平,有些孩子延迟时间很长,有些孩子延迟时间很短,平均的延迟时间在十五到二十分钟。
20年之后,米谢尔教授对当年参加测试的部分孩子进行了追踪研究,他发现,小孩的延迟时间与未来的学业成功有很大的相关性。
1988年,他的第一次的跟踪研究表明,延迟时间越长的学龄前儿童,多年后被父母描述为显得更有能力。
1990年的第二次跟踪研究表明,延迟满足的能力和高考成绩SAT分数有较高的相关,尤其是延迟时间越长的孩子,未来的SAT数学成绩表现得特别突出。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2011年,他对原来参与实验的部分被试者进行了脑核磁的扫描,发现在延迟时间较长和延迟时间较短的人之间,存在两个区域的关键差异,延迟时间较长的人前额叶皮层比较活跃,而延迟时间较短的人腹侧纹状体相对更活跃一些。
米谢尔教授的这个研究,吸引了公众的关注,使得很多人以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决定了他未来的成就。
当然,这样的简单化结论,并不是米谢尔教授的本意,他也已声明二者之间是一种相关关系,很难说是一种因果的关系。
在他的著作《棉花糖实验》一书中,米谢尔教授特别提出,年龄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因素:一般地,五岁以上的孩子更容易做到延迟满足,因为四岁前的孩子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善,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02
棉花糖实验,虽然不能说明自控力和个人成就的因果关系,但其中的延迟满足或自制能力,却与自律有关。
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不幸坠机遇难,让无数球迷心痛不已,而他的那句名言犹在耳边振聋发聩。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作为一名NBA球员,他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对自己训练的管理堪称恐怖。
而这近乎偏执的自律,带给了他荣耀的一生。
数十年如一日的“凌晨4点”,成就了这位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村上春树,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小说大家,也是一位自律大师。
自打1982年起,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作几小时,然后出门长跑,三十几年从未间断。
他典型的一天,是这样的:
“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
“一天中,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必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不再继续工作。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尽量早点就寝。”
成功没有捷径,但有一条必达的路,叫做自律。
那么,自律是什么呢?
自律就是有目标有方向,积极主动地做事,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斯科特.派克说:“所谓的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03
为什么我们常常做不到自律?
明知道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却管不住嘴巴;
明知道运动有益于健康,却总是躺着玩手机;
明知道早睡有益于健康,却老是熬夜看手机,追连续剧;
我们都知道,怎样的选择更好,却总是管不住自己。
我们明知行动很重要,为什么总是没有开始?
或者开始了,总是三分钟热度?
理由总是很多,今天有好多事要做,哪有时间?今天有些累,算了吧。天气有点冷,不宜出门;天气太热,会出很大汗的,也不适宜。
即使有一千个理由,让我们去开始,总会有一千零一个理由,让我们放弃行动和坚持。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大脑不是你,我们的大脑不是我们。
大脑想着“舒适”,不愿离开舒适的环境,大脑会给我们制造疲劳感,即使我们仍有余力。
而且,人的本能行动有两大来源,一是追求快乐,二是逃避痛苦。
但若要从这两者之中选一个,那绝大部分都是选择后者。
坚持一段时间后,却无法继续,那是因为,我们还未将坚持行动提升为习惯。
改变现状,也还未强烈到“必须得变、否则会痛苦不堪”的地步。
重点不在于我们用什么方式,而是我们认为“什么是达成目标最重要的方式”。
你深信你此刻的选择,对实现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你就能做到自律。
04
那我们该如何做到自律呢?
1. 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我们要敢于面对痛苦,而非逃避。逃避于问题于事无补。
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
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想方设法,去行动。
2. 小处着手,做好。
从睡眠上,确保有4-5个90分钟的睡眠周期,中午或下午有个10-15分钟的小睡或打盹。
从饮食上,营养合理搭配,多吃蔬菜,多喝水,少吃油炸食品。
日常活动安排上,少看手机,多读书,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3. 养成咬牙做的习惯。
无论什么事,都会有艰难时刻,关键是学会咬牙去做,挺过艰难的一关,自己的心态会有长进。
学会将困难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可操作性性强的任务。
4. 要事为先,延迟自己的满足感。
要事,主要是指有利于达成目标的事情。
对于不利于达成目标的事情,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比如浏览手机,玩游戏等。
5. 承担自己的责任。
事情不顺时,我们都会有将问题责任归于他人的倾向,却不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凡事先从自己身上,多找找自己的原因。
6. 以事实为依据做事。
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忠于事实,对事不对人,都是一个好习惯。
7. 保持平衡才能持久。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平衡是关键。
顾工作而不顾家庭,甚至不管自己的身体,或为了家庭而放弃工作,都不可取。
关键在于平衡。
说到底,幸福人生关键靠自律,将自律形成习惯,深入骨髓,做到犹如呼吸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