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咱们的今天继续讲本草!
我们先来看几味药的名字,巴豆、巴戟天、川芎、秦艽、松贝、蜀椒。如果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这些药物都是自带地理位置的。
“道”是唐朝行政区划的一个概念。所以,我们说的‘’道地药材 ‘’这个名词肯定是唐朝以后才形成的 。但是, 从本经上就有巴豆等药材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概念其实是早就有了的。
经文讲: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讲的就是这个理。
什么是道地药材呢? 我们今天就把这个问题好好聊一下。
道地药材都是好药材吗?
我们用到道地药材了吗?
一些典型的道地药材是怎么样形成了,今天的情况又是怎样了?
群友答:道地药材应该是好药材。
什么是道地药材呢?去年颁布实施的中医药法给了一个定义。
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能够立法正名 的确有它的优势之处
从这个基本的定义可以看到几点。
1、是经过了中医临床长期的应用优选。
2、是产在了特定的地域
3、与其他地方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
4、还得有较高知名度
所以 道地药材的核心是疗效优势,但是如果深入过产地就会知道 道地药材之所以成为道地药材,与当地的气候、环境、人的因素有着很大关系。
我们在看道地药材的时,往往觉得气候、环境是主要因素。但是,根据我去产地的经验来看,人的因素其实才是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气候、环境都是一些客观的内容。
在车库里种植的天麻、在屋子里,架子上种植西红花。在武汉配植冬虫夏草,在温室大棚种植灵芝。这些看似离谱的事的确就是现在用的药的主流。
我在贵州的车库里种出来的天麻算道地药材吗?在崇明岛种的西红花(番红花),在新疆种的红花呢?
客观的说肯定不算的,因为的确没有经过长期的临床检验。但是当前医不知药的问题以及舆论导向的偏颇,让这个问题越发凸显了。
怎么去评价一个中药的好坏?
以前的中医都是医药兼修,用药讲究道地,他自己就在用,天天都摸着药,患者也及时反馈。现在呢?许多医生开了很久的药,有些连这个药长啥样都不知道,更别说知道药的好坏了。医院的中医师估计有些一辈子都没去过药房。
究竟用的什么药,他自己也不知道。 患者吃了药没有效果,倒过来以为自己辩证有问题,来,咱们换个思路,但是还是没有效果。 拿患者试药? 患者就用脚投票。 这也是学院派、很多大医院医生抵不上一些小地方的医生的根本原因。
所以,一个道地药材的形成,疗效是经过长期检验的,但是我们要学会的是把“道地”产的垃圾药材,其他地方产的“冒充药材”学会辨别出来。 这也是咱们后边讲到每一味药的时候会给大家讲到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道地药材好,比如江油的附子好,但是现在云南、凉山州也种植了大量附子,拉到江油处理一下,就变身成为江油附子了。这其中有些可笑的地方,也有可喜之处。估计,出去旅游都会被拉去买过当地的中药,买过当地的水晶,买过当地的玉石吧。 我就在九寨沟的路上,本是产松贝的地方,买过湖北贝母,但是,当地就是在按川贝母的价卖给游客。讲了一些负能量的事,目的是告诉大家,我们很多道地药材已经不是以前的道地药材了。
我给大家简单说说一些道地药材的名字吧, 提提神。从北往南说道说道,关药、我们都知道的东北三宝(第三宝不是中药)。但是我们在讲一些药的时候往往要加上名字,关防风、辽细辛、北五味
群友:哇偶,这个也不知道啊,就知道防风、细辛。五味子,原来它们是北方的。
后边我们讲到每一味药的时候,再给大家一个一个讲讲产地故事,有些药我去过产地的 估计能讲得生动点,有些没有去过,听业内人士讲的,甄别过的内容给大家也聊聊。
再说维药、蒙药:我们说的伊贝母、新疆紫草、肉苁蓉、甘草、麻黄、黄芪(可惜了,现在主产地换地方了)。
四大怀药: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
群友问:维、蒙、怀庆?
对了,怀药主要指的就是怀庆一带,‘’怀‘’哈,别去认淮了。现在就有专门的人 用这种词语去蒙人,偷换概念。
去过河南、安徽交界的地方是中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地处中原,四通八达,中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亳州就在那边。以后给大家聊聊在亳州的见闻。
我们继续,置于怀和淮的问题其实也反应出很多现在中医药界的问题。还是我刚刚说的医不知药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造势的机会,搞得不好,以后消费者真认为淮山药是正品了。所以,中药的道地不单单产地的问题,产地的加工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同样是茶枝柑,同样的产地环境,由于加工的不同,赋予的活力就是不一样。陈皮是个很好的典型,同样的品种,同样的气候,离开了当地人传承的种植、加工技艺,就是种不出来。川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川芎种植看似不讲究,但是很多地方引种回去种出来就不是川芎了,并不是气候的问题,就是当地人几百年形成的默契。
所以道地不单单是产地。刚刚说了如果在贵州的车库里种出来的天麻能算道地吗?
群友答:不算
高山育种,低海拔种植,还肥于田。怎样施肥,这些不是现在急功近利的乱引种能解决的。没有对的人,种不出对的药材!
又说到中药的品种选育上。首先我不反对中药选育好品种,但是反对把产量,产值作为中药选育的指标。毕竟这是药材,不是大米饭,也不是小麦。
最好给大家分享一个药
这是同样的药,哪个更好? 上边的还是下边的?
群友:上面的像野生的,下面的像种植的。
嗯,方向对的。
中药到今天,商品化后,以长得大的,漂亮的,顺眼的,白净的作为评价标准。
这是 黄芩,都支持上边的,说明咱们都有标识力了。
很多时候,决定中药价格的不是道地性,临床疗效。而且大小,好不好看。 所以,咱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本草,了解中医药。不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还不知道。
群友问: 请问那该怎么办?上面那个丑的是野生吗?
丑的那个是枯芩,现在野生的太少了,枯芩中间都空了至少表明种植年限够了。 普通的黄芩一年生一年采。
道地药,怀山药,淮山药,枯芩,黄芩。 关药,蒙药,维药,四大怀药。 今天给大家分享这些。 谢谢大家!咱们下次回到经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