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一个还未分别,就开始想念的季节。
毕业,最痛心的不是即将分别,而是再也没有寒暑假,再也没有良好的游戏氛围,这应该还不是最痛心的,因为即将毕业,而你却仍然在过着毕业前的生活。
没错,毕业了,失业了,这是最痛心的感觉。
工作面试,我们走出校园的第一件事,开始衣装革履,开始意识到大学应该怎样过,就像高考结束,才知道中学应该做什么,开始学习,开始相信老师的话。
今天我就要去面试了,没感觉紧张,但是昨晚我睡得很晚,起得很早。所以忘记了公交卡,开始了一路兑换零钱。
学校门口,一个大学四年都没走遍的学校门口,最多的的是修自行车的大爷、大妈,我向一个素不相识的大妈对了五块钱的零钱,看着大妈从布兜里数了五张整齐但并不新的一元纸币。当时着急坐车,并没什么感触。
课前预习还是挺有用的,因为我顺利找到面试地址,一个我从未到过的都市。
面试很简单,询问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简绍工作,薪资待遇。好像演练了数遍的春晚,没精彩但好在一帆风顺。
自从公交提价,老是感觉零钱不够用,因为我又要兑换零钱了。因为面试地点还是在中学附近,虽然高考刚结束,但是仍有一位修车大爷在门口,想要比别人做的好,就要做别人所不做。但再次顺利兑换到零钱时,我又看到大爷钱袋里,满是一元到二十元的整齐钱币。当一个因素叠加时,总会会激发大脑深层的记忆。
和上次一样道谢离开,等车的时间,然我想起小时候,每次学校收费,回去向爷爷要钱,爷爷的钱都是码的整整齐齐,虽然有的已经破旧不堪。
这让我想到我们,一毛的钱不是钱,还不如一张A4纸,破开百元瞬间消失。当然物价变换因素不可避免,但更多的应该是我们对待的态度。因为我们从未体验过一分钱的价值。
其实小时候对那应该也没什么好奇,只是觉得爷爷比较整洁。但是现在想想,一个在地里干了一辈子的农民,怎么会有这样的习惯。
记得向爷爷要钱,从来没有失败,因为学校要的。毕竟当时还是个孩子,要的时候总会夸大个一两毛。
一直要到我上中学。
那时候我们村还没有几个大学生,和我上中学的也就十几人,我们村大概有三四千人。
上学时成绩一直中上,也感觉还好,所以家里也觉得我是个读书的料,准备一直供我上大学,当时高考失利,专科又不愿意去,就又复读了一年。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家和爷爷闹矛盾,几乎不相往来,只有爷爷奶奶有时给我送点吃的,虽然仍觉得亲切,但毕竟还小,也就渐渐疏远了,很少去玩。
复读那一年,自己也憋着一口气,总感觉自己成熟不少,即便现在也觉得当时好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