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正在写文件,外头传来很响的歌声,而且过了很久还没停。挺离谱的,这里是20楼,听得像在耳边一样清清楚楚。
关紧门窗、自己开音响放纯音乐,都无法排除这种干扰。没办法,下楼去找声音的来源,是家奶茶店,门外摆着开业花篮,坐着一个弹吉他的(男)和一个唱歌的(女)。
他俩在演唱,等这首完了,我才过去问能不能把音量调小。他们说可以,然后没动作。我就杵在他们面前,过了一会,唱歌的那位才调节了旁边的音响旋钮。弹吉他的那位试了下音,音量确实变小了。我道谢便转身离开了。
本以为顺利解决,但回到楼上后没多久,歌声又在耳边清晰可闻、回响不绝。我有些为难,是我错觉了还是怎么的?问亲戚甲,亲戚甲说也听见了,TA下去看看。去完后电话告知我,我听了听声音确实变小了,TA便回来了。
但还是没解决,没多久又开始吵。另外一位亲戚乙回家时顺路去和驻唱的沟通,然而在TA走后,歌声继续绑架着整栋楼。
我忍无可忍,此时已是晚上七八点,已经被这点事打扰得四五个小时没法做事。我下楼直奔那俩驻唱的,也不管他们正在演唱了,抄起一把奶茶店室外的椅子就坐在他们跟前:“你们不能音量调小?20楼都听得见!”
嚯,露天座一桌膀大腰圆的大叔、路过的抱着孩子的大妈都用看刺头的眼神看我。我对把我逼到这步田地的这俩人更生气了。
那个女的扬起下巴,伸出一根手指,很有节奏感地说:“不要、和我、谈。”
“和谁谈,报警是不是!”早知道就不先礼后兵了,没必要尊重他们,白费自己家人的心力。
然后我身后冒出一个人:“不是的,那个,我是这家店的经理。今天刚开业……”语气里好像是我欺负他一样,我就接了一句:“开业也不能扰民啊!”他说是是。
就算是开业揽客吧,揽到20楼有必要么?难道会特地下来消费?搞成这样,至少我是半分钱不乐意给这家店。
也搞不懂这一男一女在想什么,去找他们谈,他们就表面和和气气地答应,背地里又故意对着干。
我就猜测,他们是不是以为我讨厌他们,所以他们才报复。我就说:“我又不是觉得你们唱得不好听——”我念的时候还加重了“不是”两个字,结果那女的听了就打断我,一副义正辞严的样子:“你可以不听,但你不能诋毁我们!”
??给我整不会了,这阵仗整得好像我大庭广众诋毁他们一样,诋毁啥了呢?我愣一会才明白她自动把“不是”两个字过滤了,6。
然后变成我在解释了,“不是对你们有意见只是音量实在大”云云,末了还说句“如果哪里让你觉得不舒服,我给你说句‘对不起’”。那女的马上仰着下巴接了句“没事”。
……我这人就是太照顾别人感受了,怎么好像是我做错事一样?
一直不敢吭声那吉他男也趁势说了句:“有话好好说,你太激动了。”
真给我气笑了,在大伙面前装无辜是吧?“我们的人来了三次,好好说话你们不听,等我们一走,你们又把音量调大。很难不怀疑你们是故意的啊!”
吉他男不说话,就像恶作剧的小学生一样低着头侧着脸坏笑。得,这俩人真是一对卧龙凤雏。
然后经理给我留了电话,让我有问题就和他反映,这样就不用老下楼了。确实,若是我早想到问店员叫经理过来就好了,想和驻唱平等沟通是我太天真了。这个社会,和一个人沟通总是没有通过他的上级沟通来得省事。
如果和一个人沟通,并不仅仅是了解双方的利害关系就足够了。很多人有着和理性上的利益无关的地雷,那就是面子——一种基于“压迫与被压迫”的成长经历,而形成的情感回路。
如果仅仅是利害关系,理性上是可以预测的。但面子这种特殊的情感回路,根本不知道这个人在想什么,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踩他地雷了。
案例中的这位男性是表面温顺实则一肚子坏水,且做法幼稚;这位女性则是对自己不够自信,容易把生活中的不顺利当作是别人在否定她。
她心里本来就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才会下意识地听成我说她唱得难听。后来我回到楼上后,还听到她一曲终了后对麦克风喊了一句:“好听不好听!”正常演唱不都是听众安静聆听、听完主动鼓掌吗?可见她多么需要他人的确切肯定才能肯定自己了。
人无完人,我理解人的心理并不完美,也不会刻意揭人短,沟通中不会利用攻击他人心理缺口这种下作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是有一说一,和这种人沟通麻烦死了,商量事情还得先解决他隐藏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