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来工作是为了什么?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内心最深处、最根本的目的,无非就是两个字:“工资”,即使你极力想去否认。你说工作为了学习,你说工作为了经验,你说的再多也只不过是建立在工资满意的条件下而已。
那么,你对你的工资满意吗?
这是一个很白痴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工资并不满意。所以,经常性就有人埋怨公司,总之跟工资有关的人和物都可以成为埋怨的对象。虽然他们知道埋怨没用,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能改变现状。即便是这样,他们依然会去埋怨,因为他们喜欢一边埋怨,一边工作。想想就多么愚蠢,否认不代表不存在,事实上,大多数人就是个思想综合矛盾体。
另外,那些对工资不满意,喜欢抱怨,却又说工作为了成长,为了学习的人,便是赤裸裸的伪奋进。你能想象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天天在关心英国脱欧公投,担心我朝大A股局势吗?反正我的想象力还没那么丰富。
到底不加工资是谁的错,我们看看下面两种人的思维,或许会有答案。
大多数上班族的思维模式:“我很想老板能够给我加工资,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因为老板不给我加工资,所以我不想在工作上付出太多的努力。”这里,上班族不想付出努力工作的原因是老板不给他加工资。
大多数老板们的思维模式:“我很想我能够给员工加工资,但是我真找不到任何理由,因为他们都在工作上都不够努力。”这里,老板们不给员工加工资的原因是员工在工作上不够努力。
奇怪的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完全就是矛盾的,也就是永远不可能有相交点。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这两种人所站的立场不同,思考的模式自然也就不同,那究竟作为迫切想要加工资的上班族的你到底是要站在哪一边的立场上?是迎合大多数上班族的思维模式上,还是该想想老板们的思维模式?我想,聪明人都应该知道。有时候,你的所以正是别人的因为,运用处理销售异议的太极法,想想,两种场景自己站的位置。
有些人说,我也努力工作了,但为什么还是这样?
可是,你真的努力了吗?还是先看看下面这一则故事再下定论。
一位贤明的父亲和他7岁的儿子整理后花园,他们遇到了一块埋在土中的大石头。
父亲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他要孩子自己将大石头移开。孩子推了半天,石头仍然不动,就聪明地在旁边挖了个洞,找来一根木头插进洞中,把另一块小石头垫在底下,使劲地往上撬,但大石头仍纹丝不动。显而易见,以他的力气是不足以搬动大石头的。
孩子告诉父亲他搬不动,父亲在一旁看得很清楚,但仍冷冷地说你要尽全力。这一次,孩子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小脸都憋得通红,到后来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木头上了,石头仍纹丝不动。
孩子大喘着气,颓然坐下。父亲和蔼地走到他身边,问道:“你确定你真的用尽全力了吗?”孩子说当然用尽了。
这时父亲温柔地拉起孩子的小手说:“不,儿子,你还没有用尽全力。我就在你旁边,可你没有向我求援。”
看到这则故事之前很喜欢一句话:用百米的速度来跑马拉松才算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但是想想,你所以为的努力只是你所以为的不是吗?纵使你尽力而为,竭尽全力,还不如借力而为。是的,如此看来,你还不够努力。既然不够努力,还要老板加工资,凭什么?
假设你是真的真的努力了,但是,努力的方向对了吗?
还是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男人在公司干了25年,他每天用同样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
一天,愤愤不平的男人决定要求老板给他加薪及晋升。他对老板说:“毕竟,我已经有了25年的经验。”
老板叹气说:“你不是有25年的经验,你是一个经验用了25年。”
这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职场里那些倚老卖老的老员工,他们以为自己的年限就是能力,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却始终做着按部就班,固化思维的蠢事。老拿着自以为是能力的资历,跟老板谈条件要求加薪,到底凭什么?
你不学习,你不成长,你不创新,你就爱拿着资历当能力,那就是你努力的方向不对,没被淘汰,该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