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宝的亲子故事——敲塑料桶
自从小宝长到5个月以后,其实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就一直都很紧张。因为五个月大的孩子,她的身体已经能够比较灵活的扭动,最关键是她能够发脾气了。一旦不高兴的事,就会哼哼地叫,或者哇哇地哭。
因为小宝一直是她妈妈母乳喂养,而我每天要上班。跟孩子接触的时间相对要少得多。有时候妻还会带她去外婆家小住几天。所以宝贝特别黏妈妈,尤其是到了晚上,简直一步都离不开她。
既然如此,难道孩子就不亲近我,我没有机会和她在一起玩吗?不是的。
每次只要我抱孩子下楼去玩。她就抱我特别紧。出了家门,到了外面,和我在一起,她是完全听我的。可一旦妈妈也同时出现,孩子可以抛弃她所有的玩具和娱乐,扑向她妈妈的怀抱。
除此之外,小宝贝特别害怕别人大声跟她讲话。每次外婆来看她,只要说话嗓门很大,她就吓得直哭,不肯让外婆抱。
就是这样,我和小宝的亲子关系在妻的夹缝中生存着。有时候我下班回来,妻要做饭,但是小宝又在黏妈妈,不让我抱。我就会大声呵斥她,“怎么连爸爸都不认识,真是个傻宝贝……”老婆就在一边又开始说话了,“她听得懂你说的话,你越是这样说她,情况就会越糟糕。”可我没办法,以后每当遇到这样情况,免不了还是要说宝贝几句。
就在不久前小宝刚满周岁的时候,我突然翻到家里的一本《华人育儿百科》书看,书上说周岁的婴儿已经可以听懂大人的话和指令了。看到这句话我很吃惊,应该说那一刻我心惊胆颤。不行,我决定改善我和小宝的这种“不正常”的亲子关系。
翻到书后面,里面还列举了几个亲子游戏。我看了一下这些游戏,都是周岁以上孩子玩的。虽然如此,但看到“亲子游戏”这四个字,我还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我把厨房里正围在妻腿边打转转的小宝抱了出来,把她放在了家里的游乐场中——一个专门为她做的用围栏和沙发坐垫围起来的小型场地。她先是坐在坐垫上哭闹,我把她经常玩的装徐福记糖果的大塑料桶(直径碗口大小)倒扣过来,摆在她面前,用手使劲的敲。梆梆梆的声音很快把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我又换成了笔在上面敲,哒哒哒,哒哒哒……她开始停止了哭声,注意点全部到了我手中的笔和笔下的塑料桶上。我又随手找了一支笔,递给她,让她也学着敲。她敲了起来,我和她比赛敲。塑料桶就这样被我们敲的叮叮当当响,她玩得很开心。
我还把家里面的木锤子找了出来,在塑料桶上面敲,声音可以更大。我又教她用两支笔在上面敲。她都学会了。
终于她玩烦了,把锤子和笔都丢到一边,把塑料筒用手抓起来,往嘴巴里面塞。“不准吃。”我的声音很沉重。小宝抬头看着我,嘴巴一撅,下嘴唇往外一翻,“哇”的一声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