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光看新闻以为国内汽车销售火爆到人手一台的样子。
作为一个电影从业者,我见证了电影市场从200亿到600亿的蓬勃发展,在这里斗胆聊聊汽车和电影市场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那就是房地产。
中国电影的发展其实是和房地产的发展有着非常强的正相关,随着城市住房的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年轻人走进城市,房地产配套建设的商圈都会配备一家电影院。新的商圈建设,在影院配置方面总会舍得投资,各种巨幕、沙发座椅、多厅、大厅,让电影院的基础设施都成了标杆。
相比之前,有很多社区型电影院,一般价格便宜,设施老旧,北京的17.5影城最初就是主打票价“17.5”盖的,之前看电影还有小孩在里面撒尿,夏天有时候还会停空调,给顾客发扇子。而美国到现在还有很多单厅影城在运营。
后来的剧情大家都比较清楚了,随着城镇化的基本完成,房地产建设热度退去,电影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状态,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竞争。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影片争抢春节档、暑期档,而平时的档期产出却很低。
好了,聊完电影市场是如何乘上房地产的东风,我们再聊聊汽车未来的发展路上,房地产可能会成为一种制约因素。
近十几年新建的很多地产项目,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楼层高,密度大,20、30层的楼盘在很多城市比比皆是。很多四线城市甚至县城,没有高端的写字楼冲破天际线,但是上百米高的居民楼鳞次栉比。对于汽车销售来说,这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第一就是配套的车位可能不够,很多小区说是车位按照一比一建设的,但事实上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新能源汽车最好的使用方式就是安装家充,利用波谷电价充电很便宜。这种模型的前提是有车位,如果没有车位的话,大家可以看看外面的商业充电桩,现在价格已经很高了,而且未来养路费什么的如果做进充电桩里,用车成本必然会进一步增加。
第二就是成片建设的巨大居住区的拥堵问题,几年前开放社区的倡议现在已经没人提了,现在很多城市规划住宅区的时候,为了尽可能多卖地,一大片几乎全是小区,这就造成了早晚高峰出行效率下降。之前我去天津滨海新区,几乎几百米都是一个红绿灯,速度还没起来就要踩刹车,效率很低。
第三个就是密集建设,让居住区和工作区的距离很近,使用汽车并不是刚需,电瓶车和老头乐已经可以解决很多出行需求。我们的房子建得太密集,并不像美国那样中心城区和他们居住的地方有一定的距离,在小城市里面,电瓶车和低速四轮车已经可以解决大量出行需求,大城市里面,通勤距离很长,地铁反而是更优选择。当然,大城市本来就有比较严格的车牌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汽车的需求。
所以,长期来看,房地产蓬勃发展,现在的住房规划,对于未来老百姓用车会造成一定的制约,至于会不会影响购车需求,我不太好说。毕竟人们都是把头扎进雪里,我买完就算不用也得有的话,也确实会有,那样就会看到很多城市的交通状况越来越糟糕,交警电子眼创收客观上替代房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