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词,在宋词词坛上是爆款,他是婉约派的代表。
在他之后,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词人,而周邦彦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苏轼的词,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境界,再加上那些冠绝千古的优秀词作,苏轼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文学”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苏轼将词转折到豪放派,只是他的词不合音律,可读性很强,并不适合歌唱。
于是,宋词的发展,便呈现了两种趋向,一种是遵循苏轼,不为音律所拘,自由书写性情,另一种则是强调词的协律性,抒发的情感也较为克制,这一趋向的代表就是,词坛顶流周邦彦。
周邦彦是位高产词作者,在《宋词三百首》里,他的创作数量是苏轼的两倍,超辛弃疾两倍还多。
前文说过,柳永的词受众群体主要是市井小民,一直被认为是难登大雅大堂,而周邦彦的词则是雅俗共赏,备受推崇。
非但如此,周邦彦既风流,又博学且细腻的文人,会写,会谱,也就算了,要命的是,他还会弹,会唱,生在现代,定能大红大紫。
周邦彦的词,重音律,重法度,可以理解为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参照,主要体现在句法炼字和章法结构方面,用一个成语来比喻,就是曲径通幽。
还有,周邦彦的词变得雅化,主要体现在恋情词方面,摒弃了以往恋情词的直白露骨。
总而言之,周邦彦的词,被誉为“词中老杜”,他的词就像一个浓妆艳抹的精致美人,只是在意境表达上,显得贫乏又单调。
一起来阅读他的最动人心怀的词:《蝶恋花·早行》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