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而且有相当多的人都认为:思考力是一种天赋,难以提升。
其实,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是可以被培养的。
举个例子:小学时我的数学成绩虽然也不错,但比不上班上那些常常参加奥数比赛获奖的尖子生,升初中后更明显开始感觉学数学变得吃力了,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数学天赋。
后来老师用了一些方法帮助进行强化训练,半年后我的数学成绩明显提升,数学突然变成了我的一项天赋,一直到大学都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学科。这其中的变化,其实得益于在强化训练中,迅速提升的“数学思维”。
那么在工作中是否也存在一些“思维”,强化训练后能帮助我们提升对工作的独立思考力呢?
答案是有的,工作中你需要优先培养以下两种思维方法:
第1种:5W逻辑链
5W,即5个Why,凡事问自己五个为什么,找寻问题根源。这个思考模式能帮你深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你某项工作常常延误,想解决这个问题,你会问自己:
(why1)为什么某项工作常常延误?你的回答可能是:因为规定时间内做不完。
这时还没结束,你要继续问第二个问题:
(why2)为什么规定时间内做不完?你的回答:因为做完后总要反复修改。
你还要继续问:
(why3)为什么做完总要反复修改?回答:因为不符合领导要求。
(why4)为什么不符合领导要求?回答:因为自己做这项工作能力不足。
(why5)为什么做这项工作能力不足?回答:因为每次做完没有总结经验。
结论: 以后每次工作需要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需要注意:5个why不是说一定要问自己五个为什么,这里“5”是一个抽象概念,表示要反复询问,一直到找到问题根源为止。
通常问到最后,都会发现,那些以为的客观原因(如时间不够),都是主观问题(如能力不足)造成的。
这个方法反复训练,你会慢慢生长出从现象中快速看到本质的眼睛,不再需要反复问,一眼即能判断问题根源。
那就代表这项思维训练成功了。
第2种:从目标出发
从目标出发,即任何工作在做之前,先要明确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从目的来往前推导内容。
很多人的工作交付结果不符合领导要求,原因都出在不知道领导为什么要布置这个任务上。
比如:你的领导让你写一份会议记录,那么你要想“写会议记录的目的是什么?”
· 如果只是作备档,你的记录中可能只需要会议流程是怎样的,以及谁都有怎样的发言;
· 如果是提醒工作进度,你的记录中就需要有各事项责任分配、完成时间和完成情况;
· 如果是为了展示工作成果,那么需要更多花心思在工作成果的呈现上,还要研究呈现对象对哪些信息更为关注等。
会议记录、工作汇报、项目计划、商业策划……其实都是如此,从目标出发,推导内容,万变不离其宗。
除以上两种思考模式外,还建议培养一种工作习惯,能帮助你更快速地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工作习惯:先思考后模仿
你是“先思考后模仿”还是“先模仿后思考”?我们来测试一下:
“小张,你去做一个项目计划书”
“小李,今天的会议记录你来写”
“小陈,你先拟一份策划书出来”……
这些任务是否熟悉?
那么你曾经在接收任务时的第一反应是?
A.我先百度一份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找个人问问该怎么做
B.我先自己拟一个思路,然后再做资料搜集/请教别人
分析:
这两种方法从短期来看,A相对能在更短时间内帮助你交付出合格的成果;
但是B方法从长远更能培养个人的独立思考力和交付出质量更高的成果。
原因是:
1.基于自己深度思考后,你再去看别人的东西时,会看的更透彻。
当你非常了解自己的思考角度,还有思考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时,再看别人的方法,就会去想:跟自己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以及别人是怎样解决自己想不通的那些问题的。但“先模仿后思考”,你所看所想都会表浅的多,学会的只是皮毛。
2.先模仿后思考很容易陷入别人的思维范畴中,这样你充其量就是做的跟别人一样好,很难更好;先思考再模仿,则是结合两人的智慧,实现1+1>2的效果。
注意:先思考再模仿中的“模仿”不是简单的Copy,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去研究其他人的观点想法,是否有新的角度或自己没想到的层面,再和自己的方案进行结合。
简单总结一下:
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需要培养两种思维模式和一种工作习惯:
两种思维模式,即5W逻辑链和以目标为导向。
一种工作习惯,即先思考再模仿
如果你长期坚持以上方法,就会让独立思考成为你的本能。
当然,当它还不是你的本能时,还需要:长期、刻意的练习!
你学会了吗?
如果生命是旅途,
你的眼睛就好像探照灯,
你永远只能看到所在之处100米处,
如果你想看得更远,
你可以多走几步,
或者与能看得更远的人并肩同行。
如果你想精准定位方向、挖掘天赋优势、规划落地方案,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职场星悦谈】(搜索:zhichangCMG):即可免费领取价值199元的《看清职业迷茫,找到发展方向》的指引手册、职业测评、及“3种职场精英必学思考模型.pdf”;还可免费获得一对一咨询诊断机会。